台灣的劇團經常改編國外經典作品演出,其中自然少不了莎士比亞劇作。台味的莎劇水準參差不齊,賞心悅目,發人深省者有之,淺薄貧乏,為跨界而跨界、為改編而改編的情形也極為普遍。綜合演出結果,可用驚喜交集來形容。「喜」的是「台味莎」反映本國文化的多元性,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莎翁與莎劇,「驚」的是小小台灣有這麼多藝高人膽大、自說自話的劇場人。
莎劇主要取材於歷史、民間傳說、小說及老戲,故事背景涉及中世紀的政治歷史、社會生活與自然景觀,他所流傳下來的37部劇作,大致有悲劇、喜劇、傳奇、歷史劇等類型,時空跨度很大,劇本結構與語言風格富於詩意和想像,也貼近庶民生活,宣揚人道主義思想。莎劇的流行不侷限其在世期間(1564-1616),52歲過世後,他的作品雖曾一度沒落,但很快就發光發熱,此後便盛行不衰、歷久彌新。
莎翁對於世界各國的文學、戲劇帶來極大影響,以東亞國家來說,莎翁幾乎就是世界戲劇的代言人,對莎劇的關注以日本文學大家坪內逍遙為第一人。坪內本身是文學創作者,也是日本現代戲劇啟蒙者,他在1909年與英國文學專家島村抱月創辦文藝協會,並附設演劇研究所,培養了不少人材,如第一期的松井須磨子,第二期的澤田正二郎。坪內從1915年起全力展開莎劇的日文翻譯,1929年才完成40卷莎士比亞全集,由中央公論社印行(1933-1935)。
莎劇的中譯本是從朱生豪、梁實秋開始。朱氏1935年接受上海世界書局(1916年創立)委託,進行莎劇翻譯工作,原本預計兩年內完成,1937年八月日軍進攻上海,朱氏輾轉逃難,仍翻譯不輟,陸續譯出多本莎劇,可惜1944年末因病逝世。1947年世界書局以《莎士比亞戲劇集》為名,出版朱生豪翻譯的莎翁喜劇、悲劇、傳奇劇,也成為台北世界書局發行的戲劇文學名著,1957年再由虞爾昌接手翻譯歷史劇十冊,世界書局的《莎士比亞全集》也宣告完成。梁實秋則於1930年開始翻譯莎劇,費時30多年,直至1967年才由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正式出版。
台灣文化人對於莎翁作品的瞭解,戰前多來自日本的二手傳播,談戲劇言必稱莎士比亞,也有一些人讀了坪內的譯本;戰後初期的台灣莎翁,多了中國的元素;近四十年則不乏直接到英、美取經者。現代莎劇研究者多出身英語系或外文系(特別是台大),反映在教學課程的包括莎劇閱讀、翻譯、演出與學術研究。
嚴格講起來,「台味莎」始於上世紀六〇年代後期「華岡藝展」的莎劇系列,當年中國文化大學(時稱中國文化學院)常在台北市南海路藝術教育館演出莎劇,由戲劇系教授(後接主任)王生善導演《李爾王》、《凱薩大帝》、《奧塞羅》、《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馬克白》、《埃及豔后》、《皆大歡喜》等名劇,演員都為大學部學生。我看過幾次,可能因為製作條件不足,服裝與道具因陋就簡,學生演員顯得稍嫌稚嫩。不過,勇氣十足,也為「台味莎」當了開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