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師很難「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黃益中:這兩件事存在,讓20萬學生等著失敗

2016-08-23 12:15

? 人氣

黃益中:「因材施教」更是因常態分班徹底遭到破壞。把不同學習程度孩子擠在同一班,然後整堂課上一樣的教材,根本荒謬至極!(圖/作者提供)

黃益中:「因材施教」更是因常態分班徹底遭到破壞。把不同學習程度孩子擠在同一班,然後整堂課上一樣的教材,根本荒謬至極!(圖/作者提供)

「多辦一所學校,可少建一座監獄。」—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有二十萬個中小學生「等待失敗」!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已經發生的事實。根據今周刊「教改不願面對的真相 20萬學生淪為下流世代」報導,我國十五歲學生前、後段學生學力懸殊竟然是世界第一。

OECD全球性15歲學生「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畫(PISA)」,2012年評比結果顯示台灣有12.3%的學生,無法答對「具備參與現代社會運作所需的基本學力」的試題。回頭看我們的國中會考,2014年成績英語及數學未達基礎級(待加強)比率超過三成,而五科都「待加強」的學生約7%。

以上數字顯示台灣兩百萬中小學生中,平均約有10%的孩子根本連基本學科能力都沒有,難怪學者會用「等待失敗」來形容其嚴重性。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新發現,每年隨著國中會考成績公佈,報紙上都會提到教育M型化,特別是都市與偏鄉之間的差距。不過,如果細看人數分佈,根據中研院研究員黃敏雄的資料,其實全台功課最落後的學生,只有四分之一是來自偏遠地區,近八成是來自都市與城鎮。這就是我特別要提醒的,當政府忙著關心偏鄉,甚《偏鄉教育法》草案也已進入國會,都市與城鎮有更多的孩子還在等待失敗。

問題出在哪呢?

博幼基金會創辦人李家同曾說:

「我和很多所國中校長見面,問他們有多少學生英文拿到C?數學有多少待加強?他們沒有一個人知道,只知道有多少人拿到A。政府獎勵學校的方式,也是看多少人拿到A。」

教育,說穿了不過就是兩個原則: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是這兩個原則在教學現場都違背了。現行的法令規定國中要常態分班,目的當然是避免過去能力分班時,所謂「放牛班」學生被標籤化、被提早放棄。但這種因噎廢食、一刀切的常態分班是不對的。

「有教無類」指的是受教權平等,老師不能因為學生家境清寒就有所差別待遇。實際上呢?每年新學期開始時,班上家長委員的孩子通常會特別受到照顧,這是業界不得不然的潛規則。有些惡質一點的學校,更是在入學時就偷偷搞「人情班」這種階級,你只要看學校老師跟家長會長副會長的孩子如果剛好都集中在某一班,那一班的老師也會剛好都是該校升學最有口碑的一群。

「因材施教」更是因常態分班徹底遭到破壞。你把不同學習程度的孩子擠在同一班,然後整堂課上一樣的教材,根本荒謬至極。以我自己當年在台北縣當過國中教師的經驗,基礎學科比如國、英、數、理這種,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已經近似放棄,他們不是不願意學習,而是老師上的課對他們來講實在太難。外行人一定會說:那為什麼不教最簡單的呢?別忘了還有其他學生,這些學生裡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是嫌老師教得太簡單,他們在補習班的進度早就超前太多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