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藩專文:陸游食詩傳千古

2016-10-01 05:40

? 人氣

其二為〈思蜀〉。他在東歸朝廷後,不能有所作為,就念念不忘川中之美味,遂吟「玉食峨嵋栮,金齏丙穴魚」之句。栮即木耳,峨嵋所植至佳;金齏應指橙醬,乃搭配丙穴魚的醬料。丙穴魚即嘉魚,產於大丙山和小丙山的山洞中。其頭呈丙字形,體色青褐,腹部玉白,鰭尾紅色,獨刺細鱗,食時不必去鱗,以雅安縣東南周公河中的最為肥美。大者可至二十多斤,但以一至三斤左右為佳,除了作鱠(即生魚片)外,尚可製成百餘種佳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其三為〈蔬食戲書〉。詩云:「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餘。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貴珍詎敢雜常饌,桂炊薏米圓比珠。 & &」新津在成都西南,其韭黃呈鵝黃色,長可三尺餘,肥美鮮嫩,堪為當時第一。而東門的豬肉,肥嫩又鮮美,不遜胡羊酥香嫩滑的肉。且這等珍味,不會和常饌並列,加上用桂木當柴炊,煮出來的薏仁,又圓又白像珍珠。其滋味之佳,自不在話下。

其四為〈秋晴欲出城,以事不果〉。詩中的「瀼西黃柑霜落爪,溪口赤梨丹染腮。熊肪玉潔香美飯,鮓臠花糝宜新醅」,寫的是夔州物產。原來陸游初至此任通判時,因水土不服,病了四十天,此詩不無敗興之歎。然而,黃柑、赤梨、熊肪、鮓、臠、花糝,皆是當地的美味。其中,最值一提的是熊肪,它一名熊白,據說,熊在冬蟄時,「當心有白脂如玉,味甚美」,且此僅冬天有,夏日則無。它既可燒成美味的「熊白啖」,當然也可澆在飯上,味極香美。

其五為〈薏苡〉。陸游注此詩時說:「蜀人謂其實為薏米,唐安所出尤奇。」他之所以作這首詩,主要是感慨小人滿朝,奇士淪野;小人食膏粱,奇士吃藜藿;小人彈冠慶,奇士竟殞命。因此,詩中結尾更發出「嗚呼!奇材從古棄草菅,君試求之籬落間」的浩歎,藉薏米之味雖佳,但蜀人不重視以寄其意。詩一起首便吟:「初游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大如芡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將其色、香、味、形,寫得十分精采。可惜它因「腹腴項臠」及「酪誇甘酸」而上不了檯面,可惜亦復可嘆。

說句實話,陸游原先是愛葷食的,像詩中的「醇醪點蟹黃」、「鱸肥菰脆調羹美」、「蟹供牢丸美,魚煮膾殘香」、「團臍霜蟹四鰓鱸,樽俎芳鮮十載無」、「饈香紅糝熟,炙美綠椒新」、「新釣紫鱖魚,旋洗白蓮藕」、「堆盤珍膾似河鯉,入鼎大臠勝胡羊;披綿黃雀局麴糝美,斫雪紫蟹椒橙香」等,均是明顯的例子。另,他在〈鷓鴣天〉詞寫到吳地的「玲瓏牡丹鮓」,又在〈洞庭春色〉一詞中,提及吳地的「玉膾絲」等,都和吃葷脫離不了干係。

不過,翻開陸游的《劍南詩稿》,吃素卻占了絕大部分。因此,有人認為他老兄一生的際遇雖不甚如意,卻可享八十五歲高壽,即使到了晚年,依然耳聰目明,而且鶴髮童顏,甚至登山撿柴,除了體質強健和胸懷坦蕩外,應與食素有莫大的關係。所言不無道理,卻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基本上,放翁先生因官運不濟,日子益發艱難,晚年躬耕隴畝,實在乏肉可享。前在蜀中過活,就有生活壓力。曾自嘲賦詩道:「欲賡老饕賦,畏破頭陀戒。況予齒日疏,大臠敢屢嘬。杜老死牛炙,千古懲禍敗,閉門餌朝霞,無病亦無債。」(見〈飯罷戲作〉)引申其意為:想續〈老饕賦〉(注:蘇東坡撰),不覺口水流。怕破頭陀戒(頭陀即和尚,特指行腳僧,其八戒之中,包括不能喝酒吃葷),只能罷干休。況且牙齒少,碰到大塊肉,根本咬不動。杜甫因何死?餓極猛加餐,白酒加烤牛,千古有教訓,應為健康謀。還是不出門,學道家朋友,吃素當珍饈。無病也無債,倒也樂悠悠。畢竟這是戲作,只能調侃自己,即使吃不起肉,也要找台階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