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緬甸,一個旅行之前很多想像,旅行之後很多疑問的地方。
五十多年前,十歲的外子隨著父母和兩位兄長以「難民」身分移居台灣。他回憶中的緬甸寧靜美麗,充滿花香與佛光。清晨出門上學,總會碰到手裡拿著白色茉莉花串的緬甸婦女,她們天天早上去附近佛寺參拜;他更難忘熱天午後在佛寺裡,躺在冰涼石頭地板上,隨著誦經聲陷入遐想世界的童年經驗。
漫步佛城蒲甘彷彿置身異時空
隨著緬甸軍政府逐步開放數十年的鎖國政策,去年在離開誕生地半世紀後,外子決定安排一次家族觀光兼探親之旅,去仰光、曼德勒、茵萊湖和蒲甘走走,也到密支那探訪親戚。
第一天參觀大金塔前,仰光親友先帶我們去買拖鞋和繽紛布裙,同樣是一整塊布料,男生是綁結在腰部中間的longyi,女生是把繫結藏在腰側的tamane;人字拖更是緬甸必備,不只街頭相宜,正式場合也不失禮。
誇張點說,緬甸旅行,人不是正在佛塔,就是在去拜佛的路上。佛塔通常占地廣大,等閒要走上數百公尺的磚廊、砂礫地,甚至泥濘地,人人一律打赤腳,哪有比人字拖更方便的鞋子呢。從抵達起,全家就愛上緬甸裝扮,全棉材質的布裙涼快又舒適,如果不是台灣街頭沒人這樣穿,我強烈懷疑兒子要把此緬式時尚帶回台北。
佛教可說是緬甸國教,接近八五%人民是佛教徒,樂於生前布施奉獻,相信透過奉獻得以度今生修來世。仰光的大金塔,先以磚塊砌成塔身後,再貼上一片又一片、一層又一層真金打成、如毛髮厚度的黃金箔片,幾百年來,據說某些地方已貼到好幾吋厚。
至今,打金箔仍是手作,在作坊看著十幾歲細瘦少年打赤膊,一槌一槌重擊而下,每十五分鐘得以休息一次,一天所得僅幾美元。少年汗如雨下,肌肉鼓動,卻尚有餘力和隔壁大哥說笑聊天。不知怎地,想起多年前在埃及看到的地毯小童工,有著同樣乾淨的眼神和彷若無憂的笑容。
即使不是佛教徒,緬甸佛塔的參拜體驗仍震撼無比,特別在八世紀即建城的佛城蒲甘,幾千座大小佛塔遺跡散落大地,其莊嚴其美麗其荒圮,黃昏時漫步其中彷彿置身異時空;碰巧,沿面而來一隊剛「下班」的說笑僧侶,提醒此身仍在現實。
緬甸之行有幾個時刻,心神觸動難以言說。
其一是外子和他大哥費了好大的勁,找到了幼時就讀的「挽華華語學校」,是一座天主教中小學校,看名字就可以瞭解那是一所滿滿承載了華僑心繫原鄉、文化傳承意涵的學校。英式紅磚校舍的古典迴廊和小教堂已然破敗滄桑,他們在此接受中英緬三語教育。遷台時,大哥十七歲,以僑生身分念完成大後即出國移民,甚少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