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真正內行的《網絡文學經典解讀》

2016-11-20 06:40

? 人氣

當文學由實體書轉為網路文學,中文系如何回應時下的網路流行文學?圖為阿根廷首都布宜諾艾利斯的書店(資料照,AP)

當文學由實體書轉為網路文學,中文系如何回應時下的網路流行文學?圖為阿根廷首都布宜諾艾利斯的書店(資料照,AP)

10月6日早上,去中研院史語所聽復旦大學劉釗教授講座「從出土資料看《山海經》」,由於題目的關係,聽眾比平常多很多,多達三十來人,其中有外行人,也有讀過幾本雜書就想來印證一下的那種。當然,核心的同行,還有講座的內容,都是不會令你失望的枯燥:我們現在確認了《山海經》可以和許多出土文獻互證,對其內容和來歷更有把握了一些,也可以訂正今本的一些錯字,這些進步都很確實。然而,要說整出一個嶄新的貫通上古史的視野,或至少編一個比今本更可靠的新版《山海經》出來,都還早,再等幾年吧。學術就是這樣,急不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聽完出來,順便去近史所逛一逛,想幾年前我寫碩士論文還在這裡查過外交部檔案。一樓有個攤子在賣大陸的文史書籍,當然要看一看。在諸如《周易今古文考證》和《XXX日記》這些超硬的書名中,有一本很是獨特:《網絡文學經典解讀》,北京大學出版社,日期是今年2月。其後記曰:「這本書是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課程開設五年以來的成果結晶。」

《網絡文學經典解讀》是一本以學術角度去研究網路文學的著作。(作者提供)
《網絡文學經典解讀》是一本以學術角度去研究網路文學的著作。(作者提供)

且不急著介紹,先來問問大家:你覺得,這樣一本由正統的學術界,用正規的研究方法和論文寫法,處理野蠻生長、甚至是亂七八糟的網路小說,寫成的專著,可以寫到多好?

在以往,大部份的答案,應該都是「沒什麼希望」的,依據有二:首先,正統學者,要嘛是跟不上時代的老學究,要嘛就是只想著交作業拿學位、死板地照規格來寫的研究生;再者,每個學科都有它固有的「議程」,當他們碰到一件新事物時,通常首先會做的,都是把它放到我的框架裡,看看這裡面有什麼可以拿來講我們一直在講的那些議題。然而,這些「研究對象」所在乎的東西,和你「研究者」所在乎的,未必是一回事,這就談不到一起去。

再來,有一個說來可笑,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干擾因素,就是「體面」的感覺。舉例來說,如果一部小說,引用了中國和西洋文史的典故,繼承了某些經典的筆法,觸及了什麼現實的問題,和本地的幾位前賢作了對話,我們學者覺得這很能登上大雅之堂,談起它來,感覺就很自然,甚至會很樂意。因為學術論文要講一個體面,而上述這些,通常都是被認為體面的。或者那部作品是離經叛道、顛覆傳統的東西,那也好,學者把它納入本學科的議程之中,連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族群、階級、性別這些議題,它也就體面了。學界對此有個術語,叫做「典律化」(canonization)。

而如果這部小說,引用的是日本漫畫、網路流行語的典故,敘事手法取自電腦遊戲和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探討的是萌、爽、潮、狂霸酷跩炫之類的概念,甚至大搞色情暴力,又或者只是在惡搞,並和圈子裡各種奇葩的名人對話,而其創作動機也只是為了娛樂和賣錢的話,學者又會怎麼談呢?就會像把臭豆腐當成大便一樣,掩著鼻子,戴著手套,勉強為難地處理:先劃清界限,表示我並沒有贊同這些作品,拉開距離;對這圈子裡的各種用語,加引號,表示我並沒有接受這一套。總之,就是盡量想辦法,不讓那些「不體面」的東西,污了我文章的體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