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接班6年就玩完,興航解散不意外!分析師:財務虧損關鍵在…

2016-11-24 11:42

? 人氣

決議解散公司,興航董事林明昇:「每天一開門就虧損1000萬元!」(陳明仁攝)

決議解散公司,興航董事林明昇:「每天一開門就虧損1000萬元!」(陳明仁攝)

復興航空突然宣布解散公司,但老實說,我不意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復興航空過去曾經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優秀航空公司,服務好,而且從沒出過問題。那麼這麼優秀的航空界資優生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狀況的?從這張經濟日報的圖最下面的大事記,請先注意一個大事件,2010年11月的「訂購多架大型客機」。

復興航空在當時作出一個重大的策略轉彎,就是要開始想飛一些主流國際航線。過去復興航空的主力是國內線,一直到2009年切入兩岸航線,發展策略都還算是穩扎穩打;然而,從國內線、兩岸線到國際航線,中間的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飛國內線、兩岸線,都不需要大型飛機,但是國際航線你非得用大型飛機才行。台灣飛國際線的兩大航空公司,就是華航跟長榮,復興航空那時候就是打算要跟這兩大公司競爭。

航空業,基本上就是個資本遊戲,你資本不大,基本上玩不起。為什麼呢?沒為什麼,就飛機很貴,而且貴到爆。從資本額看來,復興航空資本額約70億,長榮約380億,華航約540億;與復興航空同集團的國產實業資本額是140億,中興保全則是45億。

復興航空執行長劉東玥(左起),董事長林明昇,發言人劉忠繼開記者會,為解散公司鞠躬道歉。(陳明仁攝)
復興航空執行長劉東玥(左起),董事長林明昇,發言人劉忠繼開記者會,為解散公司鞠躬道歉。(陳明仁攝)

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靠,復興航空搞屁啊!整個集團資本額這麼小也敢跟人家玩國際線?但在這裡請先冷靜一下。我必須說,我不認為「轉向國際線」這個策略是「錯」的。

策略沒有什麼對錯,你也可以告訴我你想轉型成火箭公司,我沒意見,我們要問的是:「你打算花多少時間、用什麼方式達成目標?」換言之,組織目標往往關乎信念,沒有對錯;但當你決定了目標之後,設定如何達到目標的過程,那就有合理不合理之分。

我這樣舉例吧,一個從不運動的人想爬喜馬拉雅山絕對不是個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他不打算作任何訓練就上山,而且還打算活著回來。那麼,是誰打算讓復興航空爬上喜馬拉雅山,又沒作訓練?

答案就是,國產實業前老闆林孝信的兒子,2010年6月接班的林明昇;林明昇現在也同時是國產的董事長。

關於林明昇的負面評價跟謠言不少,但我建議對於這些文章,看看就好,不管林明昇本人是怎樣的人,我們都不該因人廢事。

林明昇一上任就大刀闊斧決定要讓復興航空組織轉型,在這裡沒什麼問題。但問題來了,復興航空一口氣訂了八台飛機,2架大型A330-300客機以及6架A321客機。A330-300一台價格大約2.5億美金,我們暫且不看一台才幾千萬美金的A321,光看這兩台A330-300就好,這兩台要價5億美金,相當於150億新台幣。

當然,復興航空拿不出這麼多現金,所以他只好得借錢來買飛機。但大家可以想像,這個150億的債加上利息,對於財務報表而言是很沉重的負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