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來鴻:「祛寒暖身」的冬令進補文化

2016-11-29 10:28

? 人氣

雖然台灣好像是位於亞熱帶,但是在北部地區到了秋冬時節其實會潮濕陰冷,而且持續的時間並不算短。

在這種情況之下,冬令進補也就應運而生。不過隨著社會的轉變和發展,這個目的在「祛除濕氣」的冬令進補多少也和以前有所不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暖暖身體

現在的台灣,一提到冬令進補,大部分台灣人想到的就是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之類的。

雖然氣溫不至於到零下,但是火爐上一口正飄出香氣、熱騰騰的湯鍋,的確是冬天暖身的好方法。

有些店家除了到店裡食用也提供送貨到府的宅配服務,不然在超級市場的冷凍櫃裏面也有各式各樣、各種廠牌的冬令進補料理,取得極為方便。

這與以前的情況相當不一樣,在1950和1960年代,每到冬季,有養狗的人家就特別小心門戶,不讓狗跑出去或者狗賊進門把狗偷走拿去做「補品」。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

早年,台灣的街頭上很容易就能見到「香肉」、「山產野味」等等招牌的餐廳和小攤,馬路邊上如果看到有人擺出幾隻小狗,那就是要賣給人吃的。

小狗(圖/Wei Ti Chiang@flickr)
動保法制定時已表明禁食犬貓,普遍台灣人都已接受。(圖/Wei Ti Chiang@flickr)

台北當年有一條街,因為專門以出售野生動物供人們進補而出名,台灣特有的長鬃山羊、果子狸、貓頭鷹、又稱作灰面鵟鷹的灰面鷲這個空中之王當時也成為了盤中飧。

雖然這種饕客到底還是少數,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民眾觀念的改變,尤其是保護動物的相關法律通過了之後,這種貓狗與野生動物遭殃的情況已經不復再見。

此外,一些台灣動物保護團體和熱心人士也會積極追查私下殺狗宰貓或者狩獵野生動物的「犯行者」,而台灣在這方面的法律,罰則或許在某些人眼中還不夠,但是已經算是處罰相當重。

薑母鴨(圖/羽諾 諾咪@flickr)
每到冬天,薑母鴨店生意就會爆紅。(圖/羽諾 諾咪@flickr)

酒醉駕車

或許小狗和小貓還有野生動物不再成為明目張膽冬令進補的對象,另外一種犯罪卻成為了現在台灣社會的嚴重問題。

那就是簡稱為酒駕的酒醉駕車,幾個朋友冬令進補,喝酒催化氣氛倒也無傷大雅,但是血液中酒精濃度超過法定標凖還開車,這問題就很大了。

台灣已經發生過多起醉酒駕車導致他人死亡的事故,也引起社會對加重酒駕處罰的呼聲、警察也加強攔車檢查,但是時常出現酒駕撞死人的新聞。

雖然台灣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會「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不過冬令進補的時刻如果發生憾事,害人害己,這大概不應該在冬令進補文化的範圍之內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BBC中文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