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時,我寫了一篇文章直指,目前台灣正面臨世代衝突;如今,同志婚姻這個議題,又讓世代衝突持續延燒。台灣民意基金會11月28日公布民調指出,「40歲以下的人6成4以上贊成同志婚姻,40歲以上則有5成以上反對」,顯示世代之間的差異甚鉅。
40歲以上的「老人們」在這場論戰中,不斷強調的是「家庭」跟「婚姻」的神聖性以及歷史沿革。我個人相當認同這個觀點,關鍵是「家庭」而非法律、關鍵是「婚姻」而非同志,但實在太少人談這些問題的本質。
真正的問題是,「家庭」跟「婚姻」的概念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在此時被挑戰?婚姻跟家庭概念的重塑,到底是長期趨勢、還是短期潮流?
家庭,已經不是最小的經濟單位
我先說結論。家庭制度之所以現在面臨衝擊與挑戰,是因為家庭的經濟功能已經大幅衰弱,現在的主要功能剩下社會功能。家庭不會,也不可能回到過去的形式、結構跟概念。
在農耕時代中,整個家族一起工作,「繁殖力=勞動力=經濟力」,因此「生小孩」是最重要的事情。對於當時的人而言,等自己老到無法耕田時,就只能等著餓死。養兒防老,其實是這個概念。
進入後工業時代,真正推動社會經濟活動的是「企業」而非家庭。工作者可以根據意願以及專長選擇企業;企業跟工作者的關係也非長期固著,而是一種雙方隨時可以拒絕對方的「契約」關係。
長輩不再掌握分配工作內容、分配物質資源的權力,實質控制力就近乎消失了。對於不想無故受控的年輕一輩,自然是分枝散葉、另組小家庭。這個描述在各個地區、國家發生的方式都不太一樣,但核心關鍵都是:企業取代了家庭,成為最基本的經濟單位。
50歲到65歲的戰後嬰兒潮世代,也就是我的爸媽這輩,小時候大都出身自大家庭。這輩的特色,是有很多中小企業創業主,他們更傾向把「家庭」跟「企業」功能混合,「中小企業=家族企業」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一輩的人,大都還是把大家庭的教誨與道德訓斥視作圭臬。
25歲到40歲的後1976世代,也就是我這輩,小時候大都出身自小家庭,經歷了跨國企業開始侵蝕全球在地產業的「經濟全球化」。這輩的特色,是更接受專業經理人制度,認為工作就是用自己的知識跟勞力賺錢,是一種公平的交易關係。這一輩的人,對於不合時宜的規範都有非常強的主見跟批判。
當過去那些關於「家庭」的描述與現實世界相差太遠的時候,這個制度要不就是消失、要不就得順應時代而改變。那麼,家庭應該是什麼?對於後1976世代而言,家庭只剩下「情感」功能,也就是情感交換、彼此照顧、共同生活──但這些事情,都不必然需要血緣作為連結。這樣的想法,也影響了對婚姻制度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