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跟台中人一起走入清水老街:吃吃喝喝固然精采,120歲日式古蹟小學更引人徘徊

2017-05-29 08:00

? 人氣

清水老街的營盤巷,在清領時期是官兵駐紮的大街,如今是市區裡的古道巷弄。(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清水老街的營盤巷,在清領時期是官兵駐紮的大街,如今是市區裡的古道巷弄。(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清水,一座台中海線的古老文化小鎮,這裡的歷史可以追溯至3、4000年前的牛罵頭文化,因為山麓下的一股靈泉,300年前成為漢人墾殖的政經及生活信仰中心。來到清水,決不能錯過自然人文景觀的鰲峰山公園,也一定要拜訪清水老街的古道巷弄,更別忘了品嘗清水的特色美食小吃,包準讓你滿載而歸。

台中清水這一個古老的文化小鎮,從東邊的大肚山丘陵台地、穿越平原,至西部海岸,造就美麗壯觀的清水地景。北邊遼闊的大甲溪提供綿綿不絕的水源,加上北大肚山山麓下自然湧泉,是一處最適合人類生活居住的好地方。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人類學家在牛罵頭遺址的挖掘研究得知:早在4500~34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留下生活的遺跡,後來平埔族拍瀑拉族(Papora)的牛罵社(Gomach)以此作為生活的場域,地名「牛罵頭」即是Gomach音譯而來,直到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因鰲峰山麓下「埤仔口」有一靈泉,清澈可鑑,改名為「清水」。

清雍正11年(西元1733年),大批漢人湧入清水墾殖。清乾隆29年(西元1764年) 牛罵頭街肆已然形成,以埤仔口水源地為核心,清水大街成為政經及生活信仰中心。就讓在地的文化達人吳長錕帶領,一起探訪清水老街的歷史長廊!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見證清水的歷史,日治時期,日人曾在此興建「清水神社」,一對犬(高麗犬)是現今僅存的少許遺跡之一。(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見證清水的歷史,日治時期,日人曾在此興建「清水神社」,一對犬(高麗犬)是現今僅存的少許遺跡之一。(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清水的開發起點──埤仔口的靈泉

現在的清水自來水廠,大家慣稱「埤仔口」,清水湧泉之地,舊時是小鎮的洗衣場,有泉水,就是人們最好的居住地方,也是清水老街發展最重要的起點,昭和3年(西元1929年),清水街役場在此設立自來水廠。

大街最大的廟宇即是紫雲巖,供奉觀世音佛祖,後花園的乾隆時期老石碑更是不可錯過。調元宮三山國王廟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可能是客家人移民初始創建。而開基福德祠是街上最早的土地公廟,廟宇屋脊的雙龍抱元寶剪黏,象徵廣納四海財源,最受在地生意人喜愛與膜拜。

清水老街上最大的廟宇是紫雲巖,供奉觀世音佛祖。(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清水老街上最大的廟宇是紫雲巖,供奉觀世音佛祖。(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在清水陸軍路(今中山路)尚未闢建之前,大街路是清水最繁華的一條街道,清水首富蔡源順家族、蔡泉成商號、王記油車間等,都位居在大街路一帶,還有熱鬧的酒家、消費市場、派出所、輕便車站等都在這一條街上。

社口莊楊同興家族在乾隆45年(西元1780年)開發「埤仔口圳」引水灌溉田,埤仔口也引進大甲溪水的五福圳灌溉清水平原,其水流一向東,一向西,日治時期詩人鄭虛一曾在此寫出「人物衣冠溯古風,此鄉不與眾鄉同,文昌祠外雙溝水,一向西流一向東」的佳句。

清水人的聖山──鰲峰山人文自然公園

清水鰲峰山公園,在地人慣稱「清水公園」,是一座地貌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公園,擁有茂密的相思樹、苦楝樹林與廣闊的大黍草原,春天的青翠與冬季的枯黃,締造了鰲峰山一年四季美麗與滄桑的浪漫情懷。苦楝在3月盛開的季節裡,滿山遍野的淡紫色花蕊,散發淡淡的清香;4、5月,相思樹的黃花逐漸爬滿整個鰲峰山山頭,熱情如火的黃花,加上陣陣的蟬鳴鳥叫,有如上演一場大自然的森林交響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