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下次要再努力一點呀!」
「分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真的學會。」
「考試成績不能代表一切,別難過了!」
「以前我也曾考得很差過,你不會比我還慘的。快!打起精神來!」
「只要你更用功,不放棄,下次就可以考好啦!」
「你要想想問題出在哪裡,下次不要再犯就可以了。」
我常在父母成長班或家長支持團體裡,與家長談親子溝通時提出一個情境——當孩子這次月考成績不佳,看起來很沮喪,你會怎麼回應他?
類似狀況很常見,而上述父母對孩子的回應方式也司空見慣。我問,上述這些語句,孩子聽了之後,接著會說什麼、做什麼?
在場的父母面面相覷,有人說:「好像,也沒說什麼,沒做什麼。」
「是呀!好像,這個話題,就在這裡停止了。」我停頓了一下,「可是,是不是哪裡怪怪的?」我請家長再思考一下。
有位家長舉手說話了:「我也不知道,他下次是不是真的會用功?」其他人聽了,紛紛點頭附和。我問,還有嗎?另一位家長說:「孩子的臉還是很臭,好像沒安慰到他,然後他也不再講了。」
「所以,你們也沒機會和孩子進一步討論,或想一起辦法,幫助他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或避免問題再次發生,是嗎?」學員們這次點頭更用力了!
我問:「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為人際互動劃下句點的「閉嘴模式」
文章開頭的這些回應方式,不是不對,也不完全對孩子沒幫助;但大部分的時候,會讓彼此的互動劃上句點,也就是,孩子不知道,或不想要再說什麼了,然後,話題就到此為止——我稱為「閉嘴模式」。
當然,如果孩子會繼續回應,通常是向你表達不滿,或者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試圖辯解,像是:
「唉唷!你又不了解,你不懂啦!」
「可是,我已經很用功了呀!這次我很努力準備考試耶!」
「要不是老師題目出成這樣,我怎麼可能考這麼差?」
接下來,親子之間的對話,就會開始淪為「對」與「錯」、「是」與「非」的辯論賽,偏離真正重要的焦點——有效安慰孩子,並引導孩子解決困境。
為什麼開頭的那些回應方式,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在人際溝通中單向傳輸的副作用
仔細探究,這裡頭都有「講道理」的意味在。什麼是講道理?
舉凡「分析大局」、「探究原因」、「批評指教」、「重翻舊帳」、「給予建議」、「下指令」等,都屬於講道理的範疇。
講道理時,講道理的人站在一個高位,向聽道理的人傳遞真知灼見,這是一種單向的溝通形式,聽道理的人只能被動接受,當然無法引發進一步的互動與更深入的探討。傳統的課堂上常常死氣沈沈,就是這個狀況。
即使我們用著再和緩可親的語氣說出這些話,還是講道理;孩子也許會接受,但是無法激發更多的討論,也難以將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更難有效鼓舞孩子的士氣,讓孩子有更多力量面對下一次的挑戰。而更多的時候,孩子感覺到的是被責備、被否定與不被理解,所以乾脆就不再提了,當然也不會從中去反省、記取教訓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