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業自由化後,電費會變貴還變便宜?破除這3個誤解,你對電力交易的認識就打趴99%人

2020-08-03 12:49

? 人氣

在臺灣,我們要用電,台電就給我們電,因此我們對電業自由化很無知。(圖/台電提供)

在臺灣,我們要用電,台電就給我們電,因此我們對電業自由化很無知。(圖/台電提供)

前一陣子電力輔助服務AFC標案剛決標,綠學院的人告訴我,能源業士氣大振,盼了這麼久,儲能終於有機會出頭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其實電力輔助服務AFC標案只是個前哨兵,接下來將要登台演出的電力交易的初級版──輔助服務及備用容量交易試行平台,才是關鍵角色。電力交易是電業自由化的里程碑,重要到值得用十年來完成,若能成功,將是能源轉型的一大步!整個能源業昂首以待,有些人已經等了一輩子!

電力交易卻不是一個容易理解的事情。在Google上搜尋,你會看到許多從國外翻譯過來的文章,讀了幾篇之後,你也可以朗朗上口PX、ISO等酷炫的英文名詞。

但是實際上,我們什麼都不懂,因為我們沒有真實的體驗。

在臺灣,我們要用電,台電就給我們電,你給我電,如同水龍頭打開就有水,我覺得是理所當然,我不需要處理什麼電業自由化帶來的選擇問題,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電業自由化。

這個世界有很多國家活在電業自由化的世界,而自由市場的運作是這樣的:假設正常電費一度電3元,用電吃緊時為了確保供電穩定,啟動緊急發電機組一度電成本15元,這時啟動需量反應要工商業大戶減少用電,或是啟動儲能系統,一度電成本只要10元,只要符合系統安全限制,電力公司自然會買需量反應服務、儲能服務。因此,人人都必須懂更多關於電力系統的知識,為了爭取更好的購電條件。

人生還不夠複雜嗎?上面這些我根本就看不懂,這些事情都交給台電一手包辦,不是比較簡單?我們幹嘛需要電力交易,或是電業自由化?

小的時候有人細心呵護挺好的,但是長大之後,人人都想要自由選擇、想要公民參與、想要開放台電。

因此,我和其他幾位綠色帶路人商量,電力系統的專業知識不應該是能源業的專利,我們這些能源業的工作者,應該幫助你長大成人、為你賦能,重新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我們會接棒「能源白話文運動」的任務,長期駐點在綠學院,從電力系統運作的底層邏輯出發,破除三大誤解,提供跨產業的全局思維,以市場、政策、法律、技術為支點,為你建構系統性的電力交易知識框架,助攻所有想要參與能源轉型的每一個人,同時包括在綠色產業裡尋找機會的人、工作者、創業家,以及政策制定者。

誤解一:有了電力交易之後,我們可以像選擇電信業者的不同資費方案一樣,開心跳槽就跳槽,非常自由

許多人看過國外的案例,就認為電力會如同電信一樣,隨時都可以解約買不同電力公司的電。

仔細想想,以前我們打電話,也只能跟中華電信買,是等到1980年代後期開始推動「電信自由化」政策,逐步開放各項政策和法規,市場上才開始出現不同的業者。電力系統比電信更為複雜,還牽涉到許多基礎建設例如智慧電表,因此不像電信業的情境,不是說開放後,就會馬上有另一家台電跑出來,讓你可以跳槽。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