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70歲慈禧健步如飛,30歲光緒卻虛到必須轎子代步?每月十數次「遺精」之謎

2017-07-25 09:00

? 人氣

連御醫都束手無策

《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記載了光緒三十四年(西元1908年)10月21日(西曆)發布的一道上諭,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自去年入秋以來,朕躬不豫,當經諭令各將軍督撫,保薦良醫。旋據直隸、兩江、湖廣、江蘇、浙江各督撫先後保送陳秉鈞、曹元恒、呂用賓、周景濤、杜鍾駿、施煥、張鵬年等,來京診治。

惟所服方藥,迄未見效。近復陰陽兩虧,標本兼病,胸滿胃逆,腰腿痠痛,飲食減少,轉動則氣雍咳喘,益以麻冷發熱等症,夜不能寐,精神困憊,實難支持,朕心殊焦急。著各省將軍、督撫,遴選精通醫學之人,無論有無官職,迅速保送來京,聽候傳診。如能奏效,當予以不次之賞。其原保之將軍、督撫,並一體加恩,特此通諭知之。」

此時距離皇帝駕崩的時間不到一個月,他的病情已危在旦夕。

儘管光緒身邊名醫芸芸,可惜療效甚微。清朝有這樣的制度,御醫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症,皇家便會向全國徵召民間神醫入大內診治。光緒初年(西元1876年),慈禧也曾身染大病,御醫診治不佳,來自民間的布衣名醫居然妙手回春,令慈禧大悅。

早在大半年前,光緒的身體就不行了。清末劉聲木有一本《萇楚齋三筆》載「光緒三十四年二三月間,德宗景皇帝久病未癒,早入膏肓。有時肝氣大發,憤無所洩,以手扭斷某太監頂戴,以足跌翻電氣燈。情勢日亟,遂有令各省督撫保薦名醫之上諭。」久病不癒的病患身心飽受摧殘,情緒焦躁失控乃至心理變態恐怕在所難免。光緒孤家寡人,無處宣洩,只能虐待小太監和電氣燈出氣。

此書又載該年四月間,慈禧與光緒「初次同幸農事試驗場⋯⋯慈聖步履甚健,場中周圍約十餘里,盡皆步行。德宗則以兩人小肩輿隨後」。可見,正值壯年的光緒當時身體之差,遠不及年逾七旬、健步如飛的老佛爺。

夏天,大臣許寶蘅在日記中寫道:「七月二十日入直,十時半散。近日批折字跡甚為草率,頗有不耐之意。疑係聖躬不豫故也。」光緒皇帝原本頗有修養,字體俊秀,如今早已無心顧及體面,糟糕的健康狀況讓字跡潦草醜陋。

「八月十三日大風。五時三刻入直,十一時散。袁監述兩宮定於廿六日回城,昨日直督薦醫屈永秋、關景賢進診,聞初九日軍機大臣召見時,兩宮泣,諸臣亦泣,時事艱危,聖情憂慮也。」許寶蘅如此說。明眼人都看出來,皇帝快不行了。

入秋之後,光緒病情惡化加快,「步履甚艱,上下殿階須人扶掖」,「萬壽在即,不能行禮」,已經發展到行動障礙的地步,生命進入倒數計時。

病入膏肓的人必然是多病雜存於一身,已經不能用單一病症來解釋所有症狀,不過,原發病倒是可以推斷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