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骨質疏鬆:最高品質靜悄悄
骨質疏鬆是老人家最危險的症狀,而重訓也是預防甚至改善的很重要的方式。但要做可以請先去醫院做全身性的骨質密度檢查,看哪裡有急迫性的問題,先用醫療解決,如果沒有,可以從最溫和且安全的重量慢慢壓上去。
家人最怕的事情就是老人家跌倒,所以總是叫老人家不要運動、怕你受傷等服老言論, 要老人家運動也感覺自己很不孝。
在網路上通篇一論都是類似的說法,預防勝於治療,但面對已經發生的現在進行式,這些說法真的讓我很絕望。
為什麼會受到何立安老師的吸引,就是因為何老師把骨質疏鬆的真正問題提出,當然荷爾蒙的減少會讓骨質流失等問題是醫學主要的論調,
這不否認的是問題之一,但生活型態缺乏壓力就是運動科學的範疇,我認同何立安老師說的生活型態才是問題所在,從中年後就因為工作關係而減少運動量,而肌肉量流失後,造成不動或是降低運動強度的習慣更是常態。
而不動的訊號更是非常強烈,身體因為老化,會更加速把骨質和肌肉流失掉。
醫學界大多的說法就是為了因應骨質流失,而強調的是預防流失,所以多攝取富有鈣質的食物,以及荷爾蒙失調等問題,做負荷運動也有提及,但運動的範疇就慢跑、跳舞、登山、舉啞鈴,慢跑和跳舞都不算好的高強度運動,在缺乏活動度的問題下,反而會造成傷害。
預防骨質疏鬆的策略,首先當然是攝取足夠鈣質,但同時也應該告訴身體,你需要鈣質,生活型態中就要告訴身體,「我需要強壯的骨頭,不要幫我流失」,保留骨密度是必要的,而方法就是壓力的刺激,因此健力、舉重等運動者的骨密度特別高,而游泳因為有水的浮力,對身體來說可能是個減壓的過程,所帶來反效果。
跌倒是骨質疏鬆的大危機,訓練平衡感是一種方式,其實包含了反射神經以及肌力在避免跌倒的反應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跌倒就是重心快速的變化,是大腦沒有意識到的問題,依靠著反射神經去操作肌肉趕快拉回重心,所以,訓練抗重心變化的訓練都是有效的訓練,像是負重的功能性動作,都是個好方法。
硬舉深蹲可以強化我們大腿肌的強度;負重行走可以強化核心的歪曲,這些在日常生活中的提重物都會很有幫助。
也因為負重,所以骨密度也可以因此減緩流失,甚至回補,但這個負重必須是漸進式的,勿過頭而受傷,反而需要花更多時間修復,甚至退縮不敢繼續運動。
功能性訓練。所謂的功能性反應就是日常生活常會使用到的動作,例如:推、拉、扛、行走等且可以訓練多關節的動作,同時的也可以訓練神經有意識的抵抗重力改變,比起單一肌群的訓練,功能性訓練可以讓不同肌群協調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