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爸爸節,謝謝妳們姊妹昨天送給我的漂亮的畫。妳們的畫比以前的好看,爸爸非常喜歡。因為缺水不能去游泳,很可惜,不然妳們會曬得更黑、更可愛、更健康。做個健康寶寶,不要讓媽媽難過。阿君昨天發燒,現在全好了吧?弟弟越來越有意思,打扮成女生很可愛,是不是?你們要互相親愛,就像爸媽一樣,不吵不打架(至少,少吵架),好不好?祝你們活潑快樂!
爸爸
他是台灣少數令人尊敬的政治家-「永遠的白鷺鷥」盧修一,這是被拘禁在土城看守所時,「爸爸節」寫給兒女的親筆書信。
盧修一是台北三芝人,六歲時父親因意外過世,身為家中獨子的他,和母親相依為命。高中時,他考入建國中學,因三芝路途遙遠,只好寄住在舅舅家中。母親為了籌措盧修一的學費,也到台北幫傭洗衣。
母子倆都到了台北城,但是盧修一的母親從來都不願意在台北和兒子相見。她是一位堅毅的台灣女性,自己辛苦沒有關係,一心只希望兒子好,希望兒子不要為學費煩惱,能夠有自信地生活。
當年大學聯考是一道窄門,盧修一考取政治大學,母親原本希望他念到高中就好,之後可以去金子店當學徒;盧修一堅持自己的理想,升大學的暑假,他到魚市場打工,只為籌措自己的學費。不愛吃魚的他,即便刮魚鱗飄散出陣陣的魚腥味,刮到都想吐了,他還是咬著牙、堅持下去,只為了朝自己的理想邁進。
進入大學後,盧修一除了專注於課業之外,也身兼好幾個家教。他知道,念大學要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再帶給母親負擔。
大學畢業、服完兵役,盧修一到文化大學攻讀碩士,他的研究題目是「連雅堂民族思想之研究」,可看得出那時的盧修一堪稱是「忠黨愛國」。
取得碩士學位後,盧修一在文化大學擔任講師。講師歲月沒有很久,受到大學好友鼓勵之下,他興起赴歐洲留學的念頭。他白天上班、晚上開始補習法文,為留學做準備。湊足政府要求的兩千美元保證金後,盧修一遠赴比利時魯汶大學攻讀博士,他還是得靠自己打工,洗碗盤才能支應生活費。
初來乍到比利時,盧修一顯得和其他留學生格格不入。滿腦子「愛國思想」的盧修一,不能忍受留學生批判政府,在那時盧修一的心中,堅信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歐洲一段時日後,盧修一接觸到西方思潮,並且閱讀到過去不曾閱讀到的禁忌文章,對過去接受的教育逐漸產生懷疑。他加入比利時台灣同鄉會,也與人在日本的獨立台灣會創辦人史明有了書信來往。
在歐洲留學的日子,盧修一遇見了他的終生伴侶陳郁秀,由於陳郁秀在法國修習音樂,他更毅然將學籍從比利時魯汶大學轉到法國巴黎大學。盧修一在巴黎的博士研究主題非常大膽,是在台灣沒有人敢碰觸的「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盧修一想研究台灣當局刻意抹去的歷史,卻也為他引來後續的牢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