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那麼多外資集中投資,這個產業還是發展不起來?他:台灣政治總是凌駕法律

2017-09-04 11:42

? 人氣

近年來臺灣大力推動能源轉型,也引發世界各國綠能投資業者對於臺灣之興趣。而在這過程當中,吸引外資最大關注,無非是離岸風電產業,吸引丹麥丹能風力及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加拿大NPI、新加坡玉山能源、澳洲麥格理、德國達德能源集團(WPD)、法商歐風等多國之關注,快成為一支離岸風電之「八國聯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麼多外商佈局臺灣,到底是被什麼關鍵因素吸引?因為我國政府積極佈局綠能,並在《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下提供高達6.0437元(2017年)躉購費率之誘因。相較於歐洲近年有些計畫僅有一度電兩塊多的收購費率,等於近乎三倍的差異。這也無怪乎在今年初舉辦之台歐風能大會(2017 EUROPE-TAIWAN Wind Energy Conference)上,外商也一再強調台灣應繼續維持這樣高額的躉購費率制度,才有助於吸引融資。

但投資台灣離岸風力之路,當真如此前途一片看好與平順?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理事長何可申(HakanCervell)等代表,今年八月下旬與行政院長林全及相關部會首長舉行會議,並對我國之法規可預測性及正當程序表示高度之關切。而在剛提出建議二天之後,政府就說要將離岸風電開發的國產化提高到七成,並提出比外國還貴二倍的保證金。當然目前辦法還在陸續研擬當中,然而這些甚至說不上是法律之「行政命令」突襲,大幅動搖業者投資臺灣之信心。

這麼多外資聚集在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為什麼還是發展不起來?原因當然非常多,而我認為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政治凌駕法律所帶來的法律風險

因為法律非常不容易用白話文理解,所以在做前瞻的產業例如綠能業,大家很容易輕忽法律的重要性,最後整件事就會亂了套,變成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

1. 沒有法律基礎的政策環評,隨便一句話就會增加投資的不確定性

在國外,政策環評制度被用來促進離岸風電發展,在臺灣,卻反而被用來當成是增加更多離岸風電業者在個案環評以及開發案的額外條件,甚至被當成一種籌碼來交換,例如風機被要求須距離白海豚棲地1,000公尺,這件事就沒有任何法律基礎,隨人開心就喊,只要換群人來,2,000公尺也是可以的,這對投資者來說,不可掌握的風險太高了。

2. 半路殺出的「離岸式風力發電廠漁業補償基準」

白海豚至少還有生態的考量,半路殺出的「離岸式風力發電廠漁業補償基準」就更匪夷所思,這種沒有法律授權基礎制訂的補償基準,以後大家想要補償就隨便漫天喊價嗎?而今年初,政府號稱要帶動能源轉型的電業法剛通過後,才突然殺出的促協金,也讓業者抱怨連連。為什麼通常是傳統電廠要負擔的促協金,卻要適用在蓋在海上根本沒有鄰避效果(NIMBY,Not-In-My-Back-Yard)的離岸風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