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口服攝取的3-4個小時之後,血漿中的葡萄糖胺濃度上升到最高值,顯示葡萄糖胺的生物利用率不低,隨後慢慢下降,至48小時候幾乎回到基礎值。
這12位健康受試者原本的血漿葡萄糖胺濃度大約落在10.4到204.0ng/ml(等同於0.06到1.1uM)之間,而攝取1500毫克葡萄糖胺之後血液濃度最高值約為10uM,研究者定義為基礎值的30倍。葡萄糖胺的排除半衰期大約為15個小時。許多葡萄糖胺的相關研究都是以1500毫克作為介入的劑量,本篇研究結果也支持1500毫克似乎是個恰當的劑量(Ref12)。
另外一個葡萄糖胺比較常被討論的是它對於醣類代謝以及胰島素敏感度的相關影響。會有此疑慮的主要理論有兩個,第一個是葡萄糖胺為葡萄糖的代謝產物之一,所以部分說法認為它可能是葡萄糖的來源,但因為人體內由葡萄糖生成葡萄糖胺的途徑當中的酵素是不可逆的,所以此理論並不成立;第二個則是口服攝取的葡萄糖胺會影響原本的六碳糖胺生合成途徑而擾亂內生性的葡萄糖胺,而六碳糖胺生合成途徑一般被認為在人類的血糖恆定扮演著重要角色(Ref13)。
一篇隨機雙盲對照研究以54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為受試者,分為攝取安慰劑的控制組及攝取1500毫克鹽酸鹽葡萄糖胺的實驗組進行為期12週的介入,並且在0週、8週及12週測量空腹血糖值、胰島素、並以HOMA-IR以及QUICKI評估胰島素敏感性,結果發現在各個時間點,各組之間均無顯著差異,因此本篇研究結論為:連續12週攝取葡萄糖胺並不會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胰島素抗性有不良影響(Ref13)
另外一篇隨機雙盲對照研究則以38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為受試者,分成攝取安慰劑的控制組及攝取1500毫克鹽酸鹽葡萄糖胺加上1200毫克硫酸鹽軟骨素的實驗組,介入時間為90天,並以糖化血色素作為血糖控制指標,結果發現介入90天之後兩組的糖化血色素並沒有顯著差異,因此作者下的結論也是葡萄糖胺在90天的介入時間下並不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謝(Ref14)。
2016年底才剛發表的一篇研究當中以407位BMI>27的中年婦女做為受試者,讓病患攝取安慰劑或口服硫酸鹽葡萄糖胺,進行長達6.5年的追蹤,並在介入1年、2.5年、6.5年檢測糖化血色素並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長期攝取葡萄糖胺的組別與控制組相較,糖化血色素或是糖尿病的發生率有些微上升的狀況,但並沒有達顯著差異(Ref15)。
雖然上述前兩個以糖尿病患者為受試者的研究結果都指出葡萄糖胺對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會有影響,但由於介入時間都只有三個月,若更長期使用是否會影響血糖仍為未知數,因此建議若糖尿病患者想攝取葡萄糖胺,還是要與告知醫師並做討論。其他有許多以無糖尿病的健康人為受試者的研究,也都顯示葡萄糖胺似乎不會影響血糖或胰島素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