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期,分組常常是孩子的夢魘,這時候就是考驗人際的時候了!碰到落單時難免心情會低落、內心焦慮,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專家提出建議。
「老師,我能不能跟你同一組?」阿旻問老師。「待會我們玩籃球比賽就要分隊了,跟我同一組幹麼,當裁判啊?」「當裁判也不錯啊!至少可以決定誰犯規、哪一隊罰球,這樣也很威風啊!」「我看你不是真的想當裁判,是想偷懶吧?」老師對於阿旻和他一組的要求不以為意,轉身對著全班同學說:「同學們,現在開始分組,每一隊五個人。」
話剛說完,同學們便開始行動。有些組別在老師一聲令下後,不到五秒鐘,很快地就五個人成了一隊。阿旻跑向第一組,問:「我跟你們一組好不好?」沒有人理他。
阿旻又跑向第二組,問:「拜託啦,我和你們一起可不可以?」小輝翻了個白眼,說:「走開啦,你很吵欸。誰要跟你同一組!」炳仁也說:「對啊,每次拿到球就亂丟,也不傳給別人。」碰了一鼻子灰的阿旻轉向第三組,問:「我可以跟你們同一組嗎?」「很抱歉,我們在等小玫。」鳳萍回他。不待阿旻開口,第四組的小威立即補上一句,「我們這一組已經滿了。」
阿旻在教室裡不時穿梭,殷殷企盼著有哪一組同學願意讓自己加入。「老師,我們這一組好了。」「我們也好了。」各組的同學此起彼落地回報老師。「分好組的同學,現在把名單交上來。」
阿旻坐回自己的座位,落寞地低著頭。最討厭的是,班上明明有二十六個人,但老師每一次都說是五個人一組,自己總是成了落單的那一個。這也是為什麼阿旻一開始就想跟老師同組,因為他早就預期自己會被冷落在一旁。
老師翻了翻收齊的分組名單,對全班同學們說:「有誰願意接受阿旻到你們那一組去的?」有的人拚命揮著手說:「喔,不要、不要、不要!」有些人則猛搖頭,還有些組別悶不吭聲。
阿旻趴在桌上,用外套把頭蓋住,雙手在桌子底下用力摳弄著。「我討厭分組,我討厭玩籃球,我討厭這個班,我討厭你們,我討厭、討厭、討厭!」喃喃自語的抱怨,只是無力的抗議,依然無法喚回同學們對他的接納。何其冷漠啊!被遺忘在角落的孤寂感,只有阿旻能夠深切體會。
「自選組別」:殘酷的挫敗
很是殘酷與現實,每回只要一牽扯到分組,特別是當老師讓同學們自己選擇湊成一隊時,有些孩子很容易陷入被拒絕的處境。當孩子獨自面對這樣的現實,很容易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挫敗。
「強迫分組」:細膩的接納
當我們遇到問題而無所適從時,便會處在很焦慮的狀態。因此,「如何學會解決問題」成了很關鍵的事。例如分組時,沒有人想找自己一組,孩子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別再讓孩子獨自承擔受挫感。請伸出援手,給予必要的協助,讓他們被接納。例如採取強迫分組。
「各位同學們注意!現在按照座號,一號到五號,六號到十號……二十一號到二十六號一組。」或許一開始,同學們會有雜音,「老師,我們不想和阿旻同一組。」這時,老師不需要在公開場合給予同學回應,或在現場立即進行處理,以避免讓當事人(阿旻)陷入被討論的焦點,而遭受尷尬與難堪。
在一號至二十六號之間,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排列組合,先給總是落單的孩子機會,在一個組別裡,讓他有表現的機會。給他一個舞臺,讓他被看見,就能夠累積孩子之後在教室裡被接納的機率與可能性。我相信,當事人會以最佳的姿態與表現,贏得同學們的刮目相看。別再讓孩子落入分組的焦慮,就從我們細膩且細心地,從細微處協助開始。
左右為難的焦慮
另外一種焦慮是「左右為難」。例如:「林小玫找我同一組,陳娟娟也找我同一組。小玫和娟娟,兩個人都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她們兩人不可能在同一組……」也就是說,「乾脆三個人同一組」這件事情無法成立。在這種狀況下,到底是選林小玫或陳娟娟,卡在中間的孩子就會陷入左右為難。於是孩子可能乾脆兩個人都不選,兩邊都不得罪。但是這樣的選擇,又讓人覺得很委屈:明明兩人其中的一個會跟自己同一組,自己卻選擇兩個都不要。
有些孩子為了解決這種左右為難的焦慮,乾脆交由命運的安排,擲筊來判斷。到底最後跟誰在一起,就看銅板怎麼丟:人頭?還是伍拾圓?隨緣決定自己是跟林小玫,還是和陳娟娟。
有的人算盤打得公平些,決定乾脆就輪流吧,一次給林小玫,一次給陳娟娟,或是第一、三週選林小玫,第二、四週配陳娟娟。只是在現實中,如意算盤沒辦法打得那麼順利。
選了林小玫,陳娟娟心裡會有疙瘩,不舒服;等到下次要找陳娟娟時,她不見得會想要在同一組了。反之亦然。人性的複雜,就在這裡。這當中,也考驗著孩子如何去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兩難互動。在還沒有找到適當的答案之前,焦慮自然而然就會伴隨自己很長一段時間。
主動與被動
有些孩子個性比較主動,一聽到分組,就自然而然趨前尋找自己心儀的組員。反之,相對被動的人往往待在原地,等候著別人來邀約。主動與被動的相異,造成不同孩子在社交互動上,產生不同的結果。當孩子主動時,就得承擔被拒絕的可能。「我邀約你,你卻回絕我」──面對拒絕,牽動了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你拒絕我,沒關係,我再找下一個。」
往好的方面來看,不妨把這當成認知功力的鍛鍊。「你拒絕我,沒關係,我再找下一個。」對於被拒絕這件事情,學習甘之如飴。
對很多事情不強求、不執著,只要努力去找,就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夥伴。這樣的孩子,看待事情會有合理的認知與解釋。
「你拒絕我,都是因為我不好。」
相反地,若負面思考如茫茫迷霧籠罩腦海,孩子一遭到拒絕,便會懷疑是自己不好、讓人討厭、沒有魅力、不夠吸引人、個性古怪、能力不足等。「你拒絕我,都是因為我不好。」被拒絕一次、兩次、三次……漸漸地,心灰意冷,便放棄主動找人的意願。
孩子杵在原地不動,更難以收到邀約,其他人也容易對其做出負面解讀,誤認為他高傲、不好相處,或者根本不想跟大家同一組。最後,只有落單。
內在歸因與外在歸因
內在歸因的人,比較會把問題歸咎到自己身上,這樣的人比較辛苦,也會給自己多餘的負擔,讓自己多承受一些不必要的壓力。但是,內在歸因的人比較容易找到問題的癥結點,進而做些調整與改變。
傾向於外在歸因的孩子,相對就比較輕鬆自在。我找你,你拒絕我,那是你沒有緣分,錯失了這個機會,那是你的損失。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哪有什麼錯,所以外在歸因的人容易忽略問題的癥結,讓被拒絕這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1.想法的轉換練習
拋出一個例子,讓孩子列出正面與負面的想法,以釐清自己如何進行解讀,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就以「分組時,沒有同學來找我」這個狀況為例子──
比較負面的想法
「你看,都沒有人找我。我就知道每個人都很討厭我,他們連找都不找。我在這個班上是多餘的、是隱形的,是邊緣人,不被重視的……」負面的想法一旦被啟動,負能量的瓦斯桶就像連珠炮似的逐一被引爆開來。
比較合理的解釋
「我可以有多一些選擇。我可以自己決定想要去找誰。也許對方不見得接受,那沒關係,至少我嘗試過了。或許有更適合我的組別。」讓孩子瞭解,換個方式想,會有不同的解釋。擴充想法,多一些選擇,跳出自己的執著,讓自己以最好的狀態來面對。
2.他不是討厭你,只是他更喜歡別人
看似理所當然的分組,對於孩子卻是一種折磨,有如揮不去的沉重負荷。一聽到分組,有的孩子便壓力破表,湧現焦慮,深感莫名的茫然:自己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但為什麼同學們就是不願意找自己同一組,難道是同學們不喜歡自己嗎?這也不盡然。
與其說不喜歡自己,倒不如說同學們有更喜歡的人。在小組裡,小團體的凝聚力與默契是勉強不來的。
同學們不一定是討厭你,只是他們彼此更熟悉。像這樣試著從比較合理的角度來看待,對於被拒絕的結果,也比較能夠接受。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著有《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為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咬手、拔頭髮、猛眨眼……從辨識警訊開始,讓孩子學會紓解焦慮,安定成長》(原標題:孩子面對分組會焦慮?)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