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種遊戲取向的學習(play-based learning),不像學注音或閱讀寫字,會有明顯所謂的進度落後,因此有安排活動的彈性空間並不是件難事,但我們不妨想一想,在緊追著課本習作本的頁數進度時,是否有什麼重要的東西,是被我們遠遠落在腦後的?
當我聽到三歲不到的Jannik 和 Ben,能清楚表達自身需求和意願時,其實很以他們為傲。不可否認有些許情況下,不能永遠只照孩子的意願行事,不過每個德國幼教師的心中,都期許著孩子們能夠知道如何學習自主,而不只是等著聽老師指令下一步該做什麼,因為只學會「聽話」的孩子,不會真正長大。
印象中,台灣幼兒園的孩子多半很認真聽話,現在回想起來實在乖巧得像天使一樣 (不要相信有外國小孩不常尖叫這種說法),不過在學習自主的態度上,他們的確需要更多空間練習。
有人也許會想,孩子天生愛玩,所以當然知道要做什麼啊!但事實上,開放式的學習場域,對於一個不曾自己做決定的孩子,會是個不小的挑戰,千萬不要覺得孩子練習自行決定學習活動,會是件手到擒來的易事,它絕對是需要時間養成的。
孩子要一整天不停想遊戲方式,找可以合作的玩伴,這裡所學習的創造力,社交溝通與協作能力,是不該被忽略的學習重點,真的不要把孩子養成「只會等別人給事情做」的大人,因為那樣的生活,離長大還很遠。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
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