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幼兒園,總會有那麼一個舒適溫暖的小角落,不管孩子想看書,還是想打盹,甚至是需要冷靜的情緒暴衝時刻,都可以自在窩在那兒。
這個幾乎每間德國幼兒園必備的沙發區,德文叫Kuschelecke,英文是 cuddle corner, Kuschel/Cuddle有擁抱,依偎的意思,所以沙發區也是許多孩子們的「心靈修復站」,通常也不用獲得誰的允許,只要孩子覺得有需要,想去就能去。
彷彿就像是個如家舒適的開放學習場域,讓孩子掌握自己的學習步驟,想看書的時候看書,想到外頭玩耍的就出門去,班上同時可以進行至少兩三個不同活動。我們相信,孩子若能在學習活動上享有主導權,就能保有對學習的熱情,而不是按表操課,在想發懶的時候被逼著上體能活動,在想動的時候得乖乖坐著上課。
曾經聽過一個友人這樣說「如果你永遠都在等別人給你事情做,到哪裡都一樣。」
我聽了覺得很有感觸,因為台灣教育過程似乎無意中很容易形塑這樣的學習態度,幼兒園一整天下來,看似密集而充實的課表,反而會澆滅孩子勇於探索,樂於求知的天性,這年紀的孩子真的不需家長老師耳提面命的提醒該做什麼,常常愈是提醒,孩子愈發懶散,什麼事都幫他想好了,孩子當然不用自己練習思考。不難看見在台灣的幼教師,就連是孩子喝水喝多少,上廁所,午休這樣的日常作息,都得上緊發條,打理好每件大小事。
昨天下午,孩子們在教室裡面玩著黏土(Playdough) 時,三歲的Jannik突然靜靜地說「我有點累,想休息一下。」我轉頭問他「你想去沙發區躺著休息嗎?」他點點頭,我說那我知道了。話說完,他就一個人走去沙發去躺著,倒也沒睡著,可能就是玩一整天下來又沒午睡,身體得短暫歇息充點電,果然三十分鐘後,當我們在花園裡吹泡泡時,Jannik又跑了出來,我問他覺得精神點了嗎?他給我一個大大的微笑當作回答。
隔一天下午,我問孩子們待會想做什麼,兩歲多的Ben和Max不假思索地大喊「Go outside! Go outside!」(外出遊玩),另一頭差不多同齡的幾位小女生卻猛搖頭說「Music Music! 」(音樂熱舞活動)當下女生的聲音勝出,我隨口說了句「今天有點冷還飄雨,還是大家一起跳舞好了?」
沒想到這結論,讓兩歲的班非常不滿,邊哭邊說「NOOOO! Go outside!」兩邊人馬僵持不下開始有點火藥味,我馬上轉頭跟Claudia說「不如這樣好了,我們一個帶著想去外頭的孩子出門,另一個帶著想跳舞的孩子跳舞,不必什麼事情都非得一起做。」分開帶活動後,皆大歡喜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