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就跟打籃球一樣,如果想要贏得一場籃球比賽,則自己隊的得分就要比對手高;同理,如果想靠投資獲利,則投資組合裡的資產,在賣出時的價格就要比當初買進的成本高。
一支好的籃球隊需要有效的戰術跟好的球員才能贏得比賽,一個好的投資組合則需要正確的投資策略以及好的投資標的。好的球員能在失誤較少的情況下,在球場上得較多分;而一個好的投資標的,則是能在可控制的風險中,賺到較多的錢。
雖然還有其他考量因素,像是收益成長的潛力(球員潛力)或成本降低的潛力(失誤率的減少)等,但數字會說話,能生出錢還是最重要啊!
當我們很注重一個資產的穩定性跟現金產出的能力時,「可控制的風險」和「賺比較多的錢」就成了兩個很重要的概念。就像在籃球比賽裡,一個能穩定得分的球員,對球隊絕對有益。如果你是球團老闆,你喜歡一個能每場都得20分的球員,還是一個上一場得了30分,下一場卻說他生病了,只能拿10分的球員呢?
你當然會選擇每場都得20分的球員,但是在投資裡,什麼是「可控制的風險」?這世界上真的有風險是可控制的嗎?在這裡,我們要轉換成投資人的視角來看風險這個概念。
對投資人來說,風險就是投資行為導致損失的可能性。這其中有兩個面向:
會賠錢的機率有多高
在這種機率下,可能損失的金額有多大
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大部分的投資人不都是以報酬為目的,他們關心的就是賺多少,怎麼這裡都說可能會賠多少呢?
如果問查理.蒙格,他會告訴你,追求長期的回報,你需要的就是規避風險。
好消息是,這世界不是只有一種方式處理投資風險。了解處理風險的不同解方,你就會開始了解金融市場裡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種投資工具。
例如,另一組人他們處理風險的方式就截然不同,他們是創業投資,或稱為風險投資。這些投資人對待風險就如同追龍捲風一樣,哪裡有危險就往哪裡去。他們可能投資1,000家新創公司,其中999間通通賠錢,但是其中一家是Facebook,賺了2,000倍,所以得到了巨大的報酬。
這兩種處理風險的方法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完全是看情境,例如當籃球比賽只剩下一分鐘,而你的球隊領先對手6分,這時任何稍具理性的教練,都會讓他的球隊執行原來的計畫,而不會突然改變戰術對吧。
一般來說,新創公司在一開始公司業績會高速成長,之後漸漸趨緩,最終成熟,在這樣成長的過程中,投資者的預期投資報酬率也會跟著遞減。基本上,不同的投資者會有不同的風險偏好,也就會有不同的投資報酬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