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來越多孩子缺乏自信、專注力不足?國小校長道出驚人可能性:孩子玩得不夠

2018-11-02 11:47

? 人氣

童年時期的我,生長在物資缺乏、台灣經濟正在起飛、十大建設正要開始展開的年代。玩樂的場所除了學校以外,就是家裡附近的田園、溪流、海邊;沒有3C產品、沒有制式玩具、更不可能有大型的遊樂場,但卻創造了無限寬廣與可能的玩樂空間、機會與方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收割後的稻田是孩子們的野戰場,順著稻梗抓上來的田土就是砲彈,稻草墩是躲藏的掩體,敵人衣服上的泥土印就是我們的得分點;收割後的稻田也可以是棒球場,報紙、水泥袋是自製手套最好的材料,竹棍、樹幹就是我們的球棒。一個裝奶粉或是裝鳳梨片的空罐子,就可以讓我們玩一整個下午的踢罐子躲藏遊戲。一小塊的紅磚碎片,可以拿來在地上畫上搶國寶、過五關、跳房子的遊戲圖。一根筷子、一支玉兔原子筆管加上苦楝樹的果實,就可以做一支打到人會痛的空氣槍。秋高氣爽的天氣,想放風箏,用報紙、細竹桿就可以做一只飛得又高又遠的風箏。生活周遭到處都有垂手可得的玩樂、遊戲材料、空間與機會,沒有任何大人教我們怎麼玩,就是大的帶小的,或是在旁邊看著看著就學會了。

1
(圖/想想論壇提供)

肚子餓了,就到剛採收過的地瓜田碰碰運氣,找看看有沒有農人沒有挖到的地瓜,撿些稻草、樹枝,就可以開始烤地瓜;或是到溪流抓魚、到池塘釣魚,然後大啖一頓美味鮮甜的碳烤魚。想要賺點零用錢,可以在下過大雨後的田野撿拾非洲大蝸牛,或是到野溪摸河蜆、撿拾川捲螺來賣給餐廳;不然也可以到建築工地撿拾鐵釘、鐵絲或蒐集家裡的鐵鋁罐子、紙箱子,賣給踩著三輪車收破爛的歐吉桑。等到國小五六年級力氣較大時,就可以到工地去搬磚塊賺取更多的零用錢。

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很多能力是小時候玩出來的;包含觀察能力、對環境的敏感度、動手做、思考、解決問題、想像力、判斷力、炊事等,還有體能、身體協調性與同儕互動、合作、領導能力等。孩提時玩耍探索過程中,就已經在建構各方面的能力;包含認知、情緒發展、人際互動的能力。所以不管是自己一個人玩、兩個玩或是跟一群人玩,都是在滋養這些能力的發展。玩耍和遊戲不僅是讓孩子開心,更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一環。

2
(圖/想想論壇提供)

許多幼兒教育研究也顯示:有較多機會遊戲的孩子,不僅在體能的表現更靈活、更健康;在認知學習表現上也更有專注力與感知力,且在與他人和團體互動上更顯活潑與有自信。對孩子而言,遊戲是一項歡愉、隨意、自主的活動,可以發展出創造性、解決問題、學習語言、溝通表達與人際互動等能力。

尤其對學齡前的兒童而言,因為他們無法藉由抽象概念來學習,更需要透過身體感官接觸來認識自己身體與外在世界,遊戲對其身心的發展就顯得更為重要。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可以不斷地練習整合自己與他人的印象、經驗、感受、想法;透過身體各部位器官系統感知所得的動作經驗與運動能力,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感知的世界,並且經由不斷地探索、練習等自我引導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進而產生了自信心,這些都是孩子日後學習很重要的基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