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很難依照文獻記錄,尤其主要是對手留下來的資料,復原蒙古人在作戰方面的工藝技術。依照記錄,蒙古人的弓那麼緊,產生驚人的彈射力量,但他們的箭搭上弓弦處所使用的箭尾扣(notch),竟然可以做得比阿拉伯人使用的更細。他們使用的是什麼材質?以什麼祕訣做到?阿拉伯人無從知曉。
蒙古人何以征服世界?他們靠2種武器戰無不勝
我們能知道的是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實際作戰效果。蒙古人的箭尾扣比較小,意味著阿拉伯人若在戰場上撿到了蒙古人的箭,也沒辦法搭上自己的弓再射出去。倒過來,蒙古人撿到阿拉伯人的箭,就沒有這個問題,隨手就可以搭上自己的弓,用那超級強力的弦再射回去。一來一往,在關鍵武器的供應上,阿拉伯人立即輸了一大截。
類似的由牛皮精煉產生的巨大彈力,也運用在攻城機具上,尤其是射火球的機器。今天我們覺得很簡單,放一個彈簧,彎折到底,再放鬆開來,擺放在棍桿前端的火球就會飛出去,可以越過對方的高牆。不過認真想一下,就知道沒有那麼簡單,沒有那麼理所當然。
要如何產生能讓火球飛上天的巨大彈力?不可能用鐵或其他堅硬材質去彎折彈簧,那時候還沒有這樣的鍛造技術,而且需要的製造條件也太複雜了,超過草原民族所能齊備的。仍然是依據阿拉伯人的記載,蒙古人帶來的投射器,射程大約是兩千五百步,換算起來差不多是一千五百公尺。遠在一公里半以外,蒙古人就可以展開他們的攻擊,靠投射器射出火球、石頭。守城這方還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時,蒙古人已經能給城牆上、甚至城內的人帶來傷害。
這些技術,我們只能推斷,應該是在和牲口密切共存的情況下,找到了特殊處理牛皮或其他動物材料的突破方法。
龐大的牲口群落,不能離開牲口的生活方式,使得蒙古帝國有其根本的限制。最大的限制在於季節,蒙古人只能在春、秋之間,一年之中大約半年相對較為暖和的氣候下,才能驅動大批動物,讓牲口能夠沿途放牧、就食。而他們最怕的、最難克服的,則是寒冷的冬天。
「狗頭人身、滿口獠牙」蒙古人的屠城傳說
倒過來從可能被蒙古攻擊的人們的角度看,那麼最可怕的時節就變成了秋末。這段時間已經過了移動期,蒙古人必須準備過冬,常常會選擇打下一座城來居留。前面提過蒙古人有固定的習慣,如果是圍城後攻破城池,就會在城內大肆屠殺;但如果對方不抵抗,爽快投降,蒙古人進城後相對也會寬大以對。有著這樣的習慣,又有了遠播的名聲,關於蒙古人屠城的傳言說得極其殘酷恐怖。歐洲史料中留下了許多故事,許多人異口同聲地表示蒙古人不是一般所看到的那種人,他們的身體看起來是人,但身體之上長的卻是狗頭,嘴巴張開就露出銳利的牙齒,一口可以吃掉一個人。
不管如何言之鑿鑿,當然可以確定這是誇大的傳言。但另外有些記錄,就沒有那麼容易分辨真假了。有一份一二四六年左右的資料,是由一位聖方濟各會的修士寫下來的。他來到蒙古境內,描述蒙古人攻打金朝時,圍城拖了很久時間,城內固然缺乏食物,城外也沒好到哪裡去,但蒙古人拒絕撤退,那怎麼辦?就從軍隊中每十個人找一個人殺了,當作其他人的食物!
類似的故事在阿拉伯和歐洲地區大量流傳,相當程度上也助長了蒙古人征伐的進展。當季節來臨時,蒙古人只要稍有動作,在他們攻擊範圍內的人們就必須決定是否要反抗,而顯然很大比例會選擇投降,以避免可怕的屠殺降臨到自己身上。
作者介紹|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流《不一樣的中國史10:從士人到商幫,商業驅動的時代──元、明》(原標題:蒙古人的作戰工藝與屠城傳言)
責任編輯/邱劭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