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燈籠、賞花燈…老少都期待的「元月十五」元宵節即將到來!隨著時代變遷,現在或許比較少人專程出門慶祝,但吃元宵這個習俗,卻依然留存在許多家庭中。冬至吃湯圓是為了慶祝多一歲,那你知道為什麼元宵節也要吃這些QQ的美食嗎?別光顧著吃,看完這篇保證長知識!
湯圓、元宵,到底哪裡不一樣?
探討為何要吃之前,不如先來研究看看長得很像的「湯圓」、「元宵」究竟差在哪吧!雖然兩者都白白圓圓的,但製程與口感可是大不相同。
一般來說,湯圓的作法是將濕糯米粉揉成團,再把餡料夾進去,用手勁搓成一顆一顆圓球狀;不過元宵則不一樣,是先將餡料切成小塊,放在灑滿乾糯米粉的竹篩上滾來滾去,反覆噴水讓粉能夠裹在餡料上,最後變成所謂的「元宵」。
一個是從外到內,一個是從內到外,這樣的做法差異,也讓湯圓的口感比較扎實黏牙,元宵咀嚼起來相對鬆軟有咬勁。
因為一開始要把餡料切成塊狀,所以元宵餡料的選擇通常是黏度比較大的甜口味,像是豆沙、芝麻等等,湯圓可以做成鹹的「客家湯圓」,但鹹的元宵,那可就真的少見了…此外,元宵的製程特別強調手部力量的運用,可別以為隨便甩甩晃晃就好吃,力道均不均勻會大大影響元宵的口感喔。
吃元宵的習俗從哪來?據傳從宋代開始的!
和其他民間習俗一樣,吃元宵的由來也是眾說紛紜。其中一說,據傳隋煬帝時期,社會明明腐敗,他卻想粉飾太平,下令自元月十五日起在洛陽城張燈結綵,搞得熱鬧非凡。有商人用糯米做了小糰子來賣,也因此大受歡迎。因古代稱元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加上夜晚稱為「宵」,所以這天被稱為元宵節,這種小糰子也被稱為元宵。
不過若從史料確實記載來看,比較可信的開端是從宋代開始的,當時也稱這種食物為「圓子」或「浮圓子」。元宵在宋代社會地位崇高,從南宋詞人姜夔的作品就看得出來。「貴客鉤簾看禦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其中「珍品」指的正是元宵。
明代文人劉若愚作品《酌中志》,也詳細記載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細麵,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仔細想想,不正和現代的做法雷同嗎?
清代的《上元竹枝詞》也曾提及元宵。「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這一作品不僅證實了清代已有元宵這個食物,也讓後人知道,當時確實有人以元宵當作商品交易。
除了古代傳聞,有個更近代的故事更是有趣。相傳袁世凱當了大總統之後,還成天肖想著復辟當皇帝。有天他的太太碎念著「想吃元宵」,竟無辜被罵了一頓。原來袁世凱一聽就覺得不吉利,「元宵」念起來跟「袁消」一樣,好像觸他霉頭!雖然無法證實這個傳聞的真實性,但聽來也為這個節日添了幾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