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夢想與世界的需要結合在一起,所引發的學習動機與成效有多大?讓我們看看以下兩個著名的國內外案例:威廉.坎寬巴住在非洲馬拉威,十四歲那年,他的村莊飽受乾旱之苦。威廉夢想要為村裡帶來電力和水源,於是對機械裝置很有興趣的他,下苦功自學英文來讀懂科學,仔細讀完好幾本書之後,下定決心打造風車。雖然村子裡的人都笑他是瘋子,但他堅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於是他就到廢料場撿拾破銅爛鐵,慢慢組裝拼湊成可以運轉的風車,雖然進度很慢,但還是按部就班的進行,最後不僅成功地把電力帶進自己的家中,更將家戶所需的水源引入村莊。
台灣女孩沈芯菱,2001年當她還是一位國小五年級生時,在學校接觸到電腦,於是開始自學電腦,當時有感於家鄉文旦年年滯銷,想到可以將農產品E化行銷,就此開啟農產品銷售的新管道。2002年,小學六年級的她,獨力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站」,匯編國中、小學數十萬筆多元領域教材,為每一位想要自學的孩子提供免費的學習網站。2004年,國中二年級的她,有感於柳丁年年滯銷、果賤傷農,展開為「一粒一元柳丁」請命的行動,推動「全民吃柳丁運動」,引起各界關注,並促成政府收購,讓柳丁價格從一斤4元回穩至12元。2008年,高中三年級的她,推動「美麗新視界——弱勢免費配眼鏡」活動,因為她看到教育部統計小學生近視比例高達七成,許多學生因經濟弱勢、難以啟齒而錯過黃金矯正期,導致自卑及學習落後的惡性循環。這個活動提供弱勢生免費驗光、矯正與配鏡,舉辦宣導講習營,改善學生視力與學習品質,並敦請政府實施弱勢配鏡政策。
美國第28任總統——威爾遜說:「人因夢想而偉大!」為夢想而學習,並與世界的需要結合在一起,為了改變世界、讓世界更美好而學習;這是學校教育所應賦予的學習意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啟發個人內在的動力,投注熱情地去學習。當前教育亟需改變過去「為課本而教,為考試而學」的困境;開創「為激發學習熱情、讓生命不一樣而教;為自己興趣、為改變世界而學」的課堂風景!
作者介紹|黃建榮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畢業,現職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民小學(公辦民營) 校長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春風化雨】讓生命不一樣,為夢想而學習!)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