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仁天皇宣布2019年讓位,年號「平成」也即將走入歷史。一時之間,懷舊風大起,許多人都開始回顧起過去平成三十年來的種種往事。
三十年,可一點都不短。歷經一個人、一個社會乃至於整個世界的改變,想必都是巨大的。地球上的改變雖然攸關未來,但對於每天汲汲營營的小老百姓來說,那畢竟太遙遠。大家最在意、感受也最貼切的,還是日常生活的經濟收支改變。其中,有一群人,他們是現在步入中年的上班族,以及餐廳老闆,說起平成三十年時,他們立刻想到的是每天午餐的改變。
上班族的你,每一天,你願意花多少錢吃午餐呢?若不自己帶便當到公司,上班族每天中午就是都得外食。午餐費用,若以單日來看,或許不覺得會花多少錢,可其實一個月累積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每天中午願意花多少錢吃飯?一個月午餐費用總開銷要控制在多少範圍內?成為每個上班族都得考慮的事。
景氣影響薪水高低,左右消費欲望,三十年來,午餐費用的預算變化,其實也就看出了日本社會這三十年來的經濟走向。
日本新生銀行對上班族做過一項調查,平成年代初期,約在1992年前後,日本上班族平均每天的午餐費約是746日圓。92年其實已經是日本經濟呈現泡沫化,開始走下峰,所以在92年以前,1980年代中期是日本的經濟高峰,當時一餐的午餐支出,想當然比746日圓更高。
上班族大本營的新橋地區,向來是上班族午餐激戰地。車站前有一間蕎麥麵老店「丹波屋」創業於1984年。日本媒體報導,現年81歲的老闆上田治平,回想起平成三十年間的往事,說在景氣最好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客人每天來吃午餐,炸蝦等天婦羅配菜沒在管預算的,隨便加點,任意夾個兩、三個以上。可是現在,幾乎大家只單點蕎麥麵,或頂多只夾一個了。
老闆還說,那時候很多客人付錢時就是千元大鈔放在桌上人就走,零錢根本不要。2000年以後,景氣愈來愈不好,客人精打細算吃午飯,找零時再三確認零錢有沒有找對,跟當年真的很不同。
根據新生銀行的統計,2005年以後上班族每日午餐費,正式掉到一餐不到600日圓的程度。2010年是平成三十年來午餐費支出的最低點,平均一餐約507日圓。總的來說,三十年來直到現在,日本上班族的午餐費約比最高峰時期的支出,縮減了兩成。
這讓我想到很喜歡的一部日劇,篠原涼子主演的《派遣女王》(ハケンの品格)。2007年日本電視台播出的這檔日劇,主要在說日本泡沫經濟後,公司行號為了減省人事成本,不僅廢除終身雇用制,也減少正社員的採用,取而代之的是雇用人力派遣公司的職員,以短期合約型態雇用員工,如此一來就不必負擔正社員的各種福利金和退休金等開銷。
其中,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幕,就是每天身為派遣職員的女主角大前春子外出吃午餐,都要控制在一個銅板五百日圓,超過五百圓的餐廳就放棄。如今想來正是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景氣異變。
然而,景氣不好,縮減午餐開銷金額,在我看來,其實也不完全盡是壞事。正是因為要開源節流,所以平成年代的最後十年,也才發展出了日本上班族「便當男子/女子」的趨勢。自己做菜帶便當不僅能省錢,恰好也符合近年來健康飲食的風潮,因為能夠選擇較好的食材,也能避免日本外食總是油炸居多,依照自我狀態,在午餐便當中補充該有的營養素材。
觀察周邊的人,我漸漸發覺,一個懂得時間管理、工作有條不紊的人,每天都會按時吃午餐。相反的,常常一忙就忘記吃午餐,或每天午餐時間都不定時的人,好像往往工作效率也不優,很難好好分配、分割職場與私人的時間。
午餐是一日的中間,是一天的平衡點,也是活力中繼站的概念。無論工作再怎麼忙碌,如何枯燥乏味,好好善待自己一頓午餐,麻煩的事才有精神面對。
(原標題:日本上班族的午餐預算)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