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在某些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想拖延!專家列8種拖延症類型,快來測驗你是哪一種

2022-09-08 16:50

? 人氣

明明有很多事要做,卻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你也是「拖延症」的重度患者嗎?(圖/取自Pexels)

明明有很多事要做,卻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你也是「拖延症」的重度患者嗎?(圖/取自Pexels)

「那件事不做不行、這件事也拖不得。糟糕!這個一直沒動的案子,不是馬上就要交了嗎?那這件事和那件事就之後再說⋯⋯呼,總算勉強趕上,這次也差一點就開天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像這樣把該做的事一延再延,在最後一刻才動手,是一種壞事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對大腦而言,拖延是一件痛苦的事。

「這件事不做不行、那件事也必須有進展。」經實驗證實,當人想像這些令人抗拒的任務時,腦內感受疼痛的區塊就會開始活躍工作;而一旦動手去做,該區塊的活動就會降低。

從以前到現在,好幾次都想要戒掉拖延,每一次都失敗,對戒不掉拖延的自己感到羞愧,得出自己就是有拖延症的結論,開始會說「自己是不到死線就不做的類型」,這種思維方式,是把拖延的原因歸咎於「性格」。

也許有人會覺得,「就算是拖延,只要最後有趕上就好」。但若腦內持續產生疼痛,那又另當別論,不要再給大腦帶來痛苦了。

我是一個職能治療師,專門從事復健治療。職能治療師的工作,就是幫助大腦因疾病或事故受損的人重建失去的能力,或者用其他能力來代替。

我協助這些正值盛年且活躍於職場的人,讓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上滿意的生活。我一邊在東京都內的診所看門診,一邊幫助許多企業員工解決各式煩惱,藉此提升員工的生產效率並防止事故發生。在企業辦理培訓時,我從參加者那裡收到以下回饋。

「我是那種要等到火燒屁股才會動手做的類型⋯⋯」

「雖然是自己的意志問題,可是我要花很多時間才能著手處理工作⋯⋯」「我天生就愛拖⋯⋯」來找我諮詢的人大多是由這些說法做開頭。

「腦袋裡老是有各種待辦事項,感覺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壓得自己喘不過氣。」

「我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有時會突然感到焦慮不安。」

「我有太多要考慮的事情,肩膀和脖子都很緊繃,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活動。」

諸如此類的說法,不斷出現在病人有拖延狀況的諮詢中。這是因為,拖延會點燃大腦內處理疼痛的中樞,導致呼吸困難和肌肉僵硬。

一路走來,我一直在診所門診和企業現場研究該如何改變拖延行為。想要改變拖延行為,關鍵並不是擺脫目前的自己,而是不斷進行小小的實驗。拖延的是大腦,而不是我們自己。要改變大腦下達的指令,就必須改變指揮路徑。

例如以下這樣的小實驗。

當你想起某件該做的事情時,在說「我必須做」之前,先試著舉起右手。這樣就好覺得自己能做到嗎?

這就是把從思考到發聲的運動路徑,重接連接成動手的路徑。這些重新連接的小路徑一一累積起來,就能引起行為改變。大腦藉由外部刺激改變神經通路就可以改變運作機制,而如何改變神經通路,正是我們職能治療師的工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