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添晉也說,從環境工程經濟或循環經濟來看,是值得投入研究,過去製造是強調回收與再生利用,現在是強調「循環經濟的內圈」,從源頭進行減量,同時,如何透過環境教育過程,讓政府、人民、企業共同配合,企業在營利之餘能夠投入環境保護,成為綠色工廠。他認為,環境教育是解決認知跟對立最好的方式,如何溝通協調是最重要的工作。
張菁鈺舉自身親身經歷表示,因為她住在台北市內湖區,原本東湖當時要興建內溝垃圾掩埋場,經過當地居民多年抗爭,以及台北市垃圾減量政策影響,最終並未興建而是繼續使用南港山豬窟掩埋場。不過,張菁鈺也因此對廢棄物的處理產生思考,她認為,民眾應該要有意識的減量購買,「不能想這個之後回收就好」,而因此肆無忌憚地購買。
管理法規不明確業者嘆無所適從
王晨桓則表示,目前廢棄物管理法還是將企業當成敵人,專業意見嚴重被忽略,企業在溝通時也面臨各種困難。他指出,例如廢物清理法中,並無所謂民眾不同意即不發照的規定,結果掩埋場要興建時,地方政府說要「居民同意」。他強調,政府機關率意而為,已經違反依法行政原則,更遑論在法律上並沒有明定何謂居民同意,同意的要件也不明,最後地方政府就用「未盡溝通義務」而否決。
王晨桓認為,在民粹情況下環保時常變成喊價籌碼,地方政府可能拿出空氣污染防制計畫書,要求廠商明年要減少三成污染,但其中並未考量到科學依據,或者要求開發商自己面對民眾並且承諾,但是承諾範圍卻沒有明確界線,「是不是應該有一個界線?遊戲規則真的要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