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垃圾處理問題嚴重,甚至曾因地方政府代燒垃圾,引發軒然大波,然而這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在全台每年廢棄物中,家庭一般廢棄物僅佔總量 28%,其餘 72% 為事業廢棄物,根據工業局指出,國內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嚴重不足,預計 2 年內將達到飽和。未來事業廢棄物該如何處理?最終又要落腳何處?環保團體、學者專家、企業和政府各有不同觀點與立場,也使得廢棄物處理成為棘手問題,也是台灣民眾不能漠視的急迫現況。
建智知識管理公司22日舉行「環境教育專家對話論壇」,針對國內事業廢棄物處理的危機倒數與解方思考進行討論,現場邀請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長葉欣誠、北科大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張添晉、荒野保護協會顧問張菁鈺、建業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王晨桓出席與會。
論壇主持人、建智公司總經理余佳璋指出,近五年來台灣在廢棄物掩埋問題,因為民眾對於廢棄物議題與處理技術不了解,於是產生了許多對立及誤解。他也舉日本東京都為例,因為民眾都認為廢棄器物處理廠不要在自家附近,導致最後東京都23區,各區有各自的焚化爐,因此希望透過多次各方對談,能提出相關問題的建議。
廢棄物掩埋是治理問題 應基於科學基礎進行良好溝通
葉欣誠表示,所有廢棄物中垃圾佔 28%,焚燒後最終仍會留下至少十分之一重量的底渣;剩餘的 72% 就是事業廢棄物,縱然八成以上再利用,仍有相當大量需要空間掩埋。而根據環保署公布資訊,在二、三年之內,台灣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空間就會用鑿,然而垃圾掩埋問題既不僅是工程與管理問題,當中有「人」的因素,因此是治理問題。
葉欣誠認為,要解決廢棄物處理問題,除了要有充分的對話機制,同時也須以科學為基礎(science-based),對於科學資料也需要正確解讀,不要讓議題過度政治。他直言,外在呈現的諸多訊息有可能是操作的結果,背後的真實議題或利益一般人不容易瞭解;溝通應該以議題為載體,有科學為基礎,並透過良好的溝通進而產生正向效應,才能夠解決環境問題。
轉念頭廢棄物成資源 換觀念從源頭開始減量
張添晉則表示,歐盟到現在都無法對廢棄物下定義,只能進行說明跟分類,因為觀念一轉變,「waste(廢棄物)就可能變成 material(物質),再資源化就變成產品」,如果安定去化後的飛灰和底渣全部進行掩埋,剩餘掩埋場空間將很快消耗完,也因此政府公共工程委員會出面,將底渣循環利用在公共工程中。不過,他也強調,「但一定要有前處理,必需在安全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