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病房」就是「等死病房」?台灣人的長期誤解,讓醫師都搖頭...揭「安寧」的背後真義

2018-09-13 14:45

? 人氣

無庸置疑,正是有了現代文明的醫療水平,人類的平均壽命才得以大幅的延長。但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現今蓬勃發展的醫療技術,真的在各種情況之中,都為長輩們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了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身為醫護人員,我們在從事臨床工作的日子裡,陪伴過許多別人家的阿公阿嬤,一起走到了生命的終點,見證了他們生命的離開。也在這些珍貴的過程之中,慢慢的、漸漸的瞭解到,原來,在許多長輩生命的最後一段歲月裡,主要的生命事件,往往不是來自於造訪了各個景點的遊歷體驗,也不是見證了晚輩誰的喜事,而是來自於藥物的開立、管路的置放,來自於外傭的聘僱,以及各種住院經歷的蒐集。

其實,不少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在自己的生命晚年,尤其是過世之前的幾個月裡,所過的生活其實相當的沒有品質。他們每天忍受著各種生理上的不舒服,負責照顧的家人們也長期承受著精神上的折騰,這之中許多的眉角和辛苦,沒有經歷過的家庭其實很難能夠體會。而醫療人員們日日夜夜,身處在對生命本質無可迴避的醫療現場之中,無時無刻曝露於這些生命故事的演示,也使得我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思「醫療介入」與「生命品質」之間的關係。

「只要為了我媽好,要我們怎麼樣注意和照顧,我們兄弟姐妹一定都會想辦法做到!」

「只要有藥醫,不管多貴,醫師你都跟我們說沒有關係!就算傾家盪產,我們也一定都要把我爸治到好!」

不論在診間或是病房裡,這樣的話語其實不算少見。許多時候,晚輩們對於受到疾病折騰的長輩,所展現出的堅定信念往往令人動容。也確實,在大多數時候,臨床的醫療處置都能夠為病人的生命品質帶來更好的結果,但是,焦急的子女們常常沒有留意到──生命注定走向凋亡,對於人生終末期的醫療介入,在超過了某個臨界點之後,反而會造成生命品質的下降。

經驗上來說,雖然在臨床現場會堅持「無論如何都必須對病人搶救到底」的家屬,仍不在少數,但是在當今的社會氛圍之下,家屬普遍都已經能夠接受「不要再進行無效的醫療」,並且希望醫療的處置能夠「為家中的長輩好」。

然而,這在實務上該怎麼拿捏呢?在臨床現場,即使醫師和病人家屬能夠在口頭上達成對於治療理念的共識,但究竟哪些項目是「有效的」、究竟什麼才是「對病人好」,許多時候,實務上其實很難做出非黑即白的區分。不過,根據前輩醫師的經驗傳承,我們發現利用以下的幾個切入點來進行思考,很可能可以提供給我們相當不錯的指引:

1. 生命的質與量

我們所謂追求「更好的生命 (better life)」,指的其實是在追求兩種東西:生命的「質」與「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