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2日星期一。在蒙巴薩最後一個工作天,到台商Frank邱的針織工廠Hantex Garment,看他如何在肯亞的土地上,用勤勞與智慧,織出繽紛的成衣世界。
Hantex Garment在台灣的母公司是芳泉企業,明年將慶祝40歲生日。在台灣深耕這麼久,為什麼要來肯亞?Frank用輕鬆詼諧的口氣,點出現實環境的挑戰:「被趕來的,我們做成衣的,就像遊牧民族,要找工資便宜,勞工充足的生產基地」。
2001年,經過幾個月在西非塞內加爾以及東非肯亞的考察評估,芳泉決定把海外設廠的據點,從緬甸仰光跨洲之旅,長程移動至非洲,在肯亞第二大城、天然港口蒙巴薩落腳。Frank結束在六年的緬甸生活,和妻子與三個子女舉家遷居肯亞。這一年,他40歲,老大Robert 13歲,Robert兩個妹妹一個十歲,一個不到兩歲。
Hantex Garment的前身 Kenya Knit於是誕生。規模最大時,除了蒙巴薩兩個廠共3,700人,首都奈洛比還有一個廠僱用1,500人,員工總數高達5,200名,絕大部分是肯亞百姓,少數來自台灣、緬甸及泰國。跟他最久的員工,已經16、7年,從緬甸到肯亞。
「身為執行總經理,怎麼管理這麼多人?」「相信與制度」,Frank的答案,簡單卻充滿哲理。「我從人性本善為出發點,相信同仁;但公司要有一定的稽核制度,QC制度」。閒暇時愛打網球、愛打高爾夫球的Frank,以球賽為例:「就像打球要有裁判,公司一定要有制度」。因為相信,Frank曾無息借兩年薪水給員工,還清高利貸,或為家人買地蓋屋,建立自己的家;但Frank嚴禁同仁到Casino(編按:賭場),這是原則。
從進貨、清點、驗布、鬆布、進裁床、綁包、到車縫……,一件成品,按設計不同,有20-40個步驟,平均32個,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得絲毫馬虎。每個月生產15-20萬打,受惠於「非洲成長暨機會法」(African Growth Opportunity Act, AGOA),Hantex Garment的產品,百分之百外銷美國市場。
原本只算待半年的Frank沒想到,24個半年、整整12年,就這麼過了。他看見蒙巴薩,從森林變成水泥森林,環境破壞嚴重,他也相信,世界在變,有一天,一定是非洲的天下。
至於12年來不變的事,Frank說,他自己以及公司一向不應酬的文化,都沒有改變。「我還蠻習慣在肯亞的生活,壓力沒那麼大」。但兒子Robert心疼爸爸的辛苦,美國普渡大學電機系畢業之後,回到家族事業,為父親分擔。今年底回台灣當完兵之後,還想著要回肯亞,傳承Hantex Garment相互尊重、同心協力的公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