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智商到底是先天註定,還是可以藉由努力改變?身為國小老師的作者,以自己求學時的同學─瑾熙的故事為例,她憑藉勤奮與堅持,超越了智力測驗結果中的「平均值」標籤,成為班上的佼佼者,最終進入法律界發光發熱。事實上,內隱智力理論將人們對智力的看法分為固定與增長兩種心態,而不同的信念不僅影響學業成績,還深刻影響了我們面對挑戰的態度與學習方式。
還記得我國三時,班上的班長瑾熙是一個勤奮又正直的學生。瑾熙每天都比其他人更早到學校,打開教室所有的窗戶並熱烈歡迎班上的同學。在課堂上,當別的同學都不知道答案、不敢看向老師的時候,她會用清亮的聲音大聲回答;在下課時間,她會模仿喜劇演員,為班上的同學帶來許多歡樂。
有天我和瑾熙一起念書,當時距離考試還剩下一個星期的時間。我那時才要開始念書,不過她卻似乎已經複習完了、對考試內容十分熟悉,只是想再多看幾次而已。我因為考試近在眼前而感到焦慮,再看到她這麼從容不迫的樣子,於是有點生氣地問她:「上課內容你都已經讀過好幾次了,為什麼還要一看再看呢?」她停下手中的筆,猶豫了一下對我說:「我的頭腦不太好,所以需要比其他人複習更多次。我的IQ只有一百一十,我其實很羨慕你。」
瑾熙說,她也是被班導師叫到辦公室才知道智力測驗的結果。那天她知道自己的IQ只落在平均值的時候也很失望,可是更讓她難過的是班導師的表情和語氣。
瑾熙從那天起就下定決心,只有普通智商的自己如果想要超越平均值,就需要付出比其他人加倍的努力。她堅定地相信只要認真念書,一定可以超越IQ上的界限。和我這種以高IQ為藉口而不努力的人相比,瑾熙真的很了不起。
一個星期後,瑾熙在期中考試獲得了全校第一名。從那之後,一直保持在全校前三名,也因為出色的領導能力而被推選為學校的學生會會長。後來她更以優秀的成績考上首爾大學法律系,現在的她已經是一名律師,任職於一家知名的律師事務所。
在瑾熙的生命中,智商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呢?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她比任何人都更加勤奮,不但擁有堅定做到底的決心,也能夠在朋友暗中嘲笑她是書呆子的時候,以微笑來回應。
藝術、數學、空間感、體能上的天分等等,都很難忽略遺傳的影響。我們會把這些智商延伸出來的各種才能稱為「天賦」,並用羨慕的語氣形容這是「與生俱來」的。
針對智商能否改變所進行的探討,到現在仍然眾說紛紜。根據內隱智力理論(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分為固定理論(entity theorists)和增長理論(incremental theorists)兩種,那麼哪一種理論對學習有更正面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