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不了解,當孩子行為失控時,很可能他們內心正在吶喊著:「請幫幫我!」
他們實際上是在說:「請阻止我的行為,否則我會傷害自己或他人。我想要克制自己,我不喜歡失控的感覺,不喜歡覺得羞愧,也不喜歡傷害別人的罪疚感。我是個好人,請幫幫我展現出自己的良善。我不想要撒野或挑釁,這種感覺並不好受。」
我了解,當孩子拳打腳踢、亂咬亂叫、瘋狂喝酒或嗑藥時,要聽見這些潛在的請求並不容易。這種極端行為通常會嚇壞我們,想要穿透外在表象,獲得更深層的了解可能十分困難。然而,唯有當我們接受孩子行為失控是因為有情緒需求未獲滿足,我們才能展開一段嚴肅的探詢過程。
行為塑造,需要我們去意識到孩子會出現問題行為,不是因為他們壞、必須以處罰來威嚇,而是他們是善良的人,只是尚未學會如何以克制的方式來表達正在經歷的難受情緒。除非潛在情緒能獲得適當處理,否則外在的不當行為將會持續下去。孩子越是能學會以克制方式直接表達情緒,就越不會鬧脾氣。情緒的自我管理,永遠都是行為塑造的目標。
我想要重申的是,行為塑造與孩子的成熟度有關,而不是與他們的特定行為或實際年齡有關,這點非常重要。因此,如同學校為了評估孩子的學習情況而進行學習評量,你也需要定期對孩子進行情緒評量。我指的不是某種特定的正式評量,而是透過觀察,對孩子的實際程度獲得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擅自假設孩子處於某個他們「應該」達到的程度。
有些孩子的成熟度符合他的年紀,有些則比較晚熟。遺憾的是,我們往往會執著「什麼年紀該有什麼表現」的傳統想法,以至於無法辨認出每個孩子特有的性情。逼迫孩子隨著身體「長大」而催熟他們的心理年齡,只是徒勞無功,只會毀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發現孩子「不像其他同齡孩子一樣」而感到挫折的父母,應該明智地提醒自己,年齡只是一種概念、一種假象,你應該避免拿孩子去跟其他小孩做比較,以免揠苗助長,而傷害孩子的心靈。
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需要不同的對待方式,有些孩子對正面強化的反應良好,可以藉此改變自己,但有些孩子則喜歡有人幫他們制定規矩及方針。我們必須根據每個孩子所呈現的差異來調整方法,以滿足他們的個別需求。
以我女兒來說,她是個情緒早熟的孩子,至於其他方面則接近平均值,或甚至比平均情況發展來得慢。除非我能夠辨認出她在哪些方面比較早熟、哪些方面比較晚熟,否則我只能以我自認為這個年紀該有的教養方式來對待她。萬一拿捏失當,孩子在學習克制力方面就會難有進展。
當孩子鬧脾氣或行為失控的時候,問問你自己下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