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彰化的徐宸富跟徐銘鴻兩兄弟,不曾補過英文,卻雙雙獲得Cool English的閱讀王與閱讀小尖兵,在學校也因為「英文比中文好」,被老師笑稱是外國人。他們自學成功的祕訣很簡單,就是每天都「有意識的input」,至少10分鐘。
大人要有耐心、包容孩子的沉默期
例如,平日在家大量閱讀英文書籍、有空就聽英文歌,就連放假時出去玩,親子最愛的遊戲也是認英文招牌,隨時隨地都能學習。媽媽蘇鶴齡說,「要留意的是,孩子有了input之後,可能會經過一段『沉默期』才有output,」大人要有耐心、包容孩子的沉默期,千萬別太心急而打壞孩子的學習胃口。
徐宸富今年五年級、徐銘鴻四年級,媽媽蘇鶴齡說:「我們家的原則很簡單,就像飯每天都要吃,英文也要每天接觸。把接觸英文變成生活的一部分,習慣之後,就水到渠成。」
蘇鶴齡強調,每天至少要有10分鐘的英文時間,就算出去遊玩,兩兄弟也會認英文招牌或指示牌。「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環境文字』,例如,去科博館會看到National Science Museum,這些都是很好的英文學習素材,最真實。」
讓孩子覺得接觸英文很開心
蘇鶴齡懷大兒子時就開始「英文胎教」,會播英文歌、唸英文故事給腹中胎兒聽。「有趣的是,每次隔著肚皮跟宸富說英文,胎動都很明顯,」她笑稱。
徐宸富出生後,蘇鶴齡開始親子共讀。「要跟小baby共讀,剛開始可以挑觸覺書, 1、2歲時可以用一些操作型的教具。例如,很多繪本書頁裡都有可以再翻開的小設計、或是有貼紙可以黏貼,孩子大多很喜歡。」隨著孩子年紀變大、專注的時間也漸漸變久,就可以開始讀一般的繪本,先從有中英對照的書籍開始。
徐銘鴻跟哥哥只差1歲多,蘇鶴齡說:「我跟哥哥共讀時,就算是給弟弟的胎教,一舉兩得。花那麼多時間共讀,就是希望他們習慣英文,熟悉英文的腔調。畢竟台灣就沒有英語環境,要自己創造。」她也說,有些媽媽覺得自己發音不好、沒信心,但其實現在網路影音資源很多,可以先上網練一練。
共讀時,一開始都是蘇鶴齡唸,等孩子慢慢熟悉內容之後,就媽媽唸一句、孩子唸一句;更熟悉之後,可以開始對話,一人演一個角色、講書中的內容。多數家長會期待孩子要敢開口說英文,但每個孩子個性都不同,狀況也不一樣。「我們家哥哥很愛演、很敢說,每次一起唸書時,哥哥都很有戲;弟弟的沉默期比較長,我不會勉強他,就多唸給他聽,讓他慢慢熟悉,」蘇鶴齡強調,沉默期也是在input,只是還沒準備好要output,大人要有耐心,只要讓孩子覺得「一起接觸英文很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