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當你點開這篇文章時,你心裡想,這傢伙又來了,你知道「以核養綠」這個詞就是他創的,這人怎麼講都是核能有多好有多棒,跟這種人講不聽啦。
如果我猜得沒錯,你接著會想,綠學院不是說他們最面向產業,怎麼講都是太陽能有多好有多棒,把核廢料扯循環經濟幹嘛呢!
對於這篇文章,我建議你先別急著貼標籤,把它當成奇聞軼事、科普新知來讀就好,這麼多年的環境教育工作經驗中,我發現其實人是很難被說服的,所以我也不想說服你什麼,反正你都已經看到了這裡,還沒有把網頁關起來,那就再給我三分鐘,把它看完吧。
為什麼支持太陽能的人這麼討厭核能,而支持核能的人這麼討厭太陽能?
人是很難被說服的,但是人是可以被理解的。為什麼有些支持太陽能的人這麼討厭核能,這中間當然有許多複雜的原因例如商業利益、私人恩怨,不過我們也不要忽略情感的面向。這一代會從事太陽能產業的綠色工作者,許多都曾經是生態導覽員、環境教育工作者、社區營造工作者,甚至在街頭從事反核運動。這些人為了反核奉獻了一輩子,這時你跟他說核能有多好,那是在毀他的三觀啊。
而另一端,為什麼某些支持核能的人這麼討厭別人說太陽能萬能?不是說以核養綠嗎?反太陽能反風力發電,那你要養什麼?
要知道,這一代最早開始支持核能的人,幾乎都是因為工作需要,例如環工背景、核工背景、大電力專業的工程師,工程師都有很強的控制慾,希望事情都按照邏輯乖乖地處理,為了防呆、防蓄意在各種環節設計了多重保障機制與措施,他們根本無法理解一個好端端的基載能源(核能)放著不用,為了間歇性的太陽能、風力發電搞得電力系統不穩這是在幹嘛呢。所以這就產生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即便支持以核養綠的民眾或專家,對各種能源配比也是意見分歧,所以才會讓人有以核養綠到底是想要養什麼的矛盾印象。
你可能以為:那至少我們這群人都覺得核能好棒棒了吧,講一個八卦,其實我們內部對於核能,也常常吵成一團。因為當前服役的三代核能機組雖然提供了CP值超高的電力供給能力,但是就燃料棒運用而言,使用率過低仍然是事實。使用乏燃料(Spent nuclear fuel,註一)無法直接再生運用,在國內這些使用過燃料棒因為儲存方案意見分歧,衍生社會長期紛爭,廢核與否我們都必須要面對與解決。
從車諾比或日本311等核災傷痛走出來的直接方法,是用科技重新升級往日的處理思維
為了要解決惱人的核能產出乏燃料儲存問題,我們就要回扣當前最夯,也是政府大力推動的政策及議題:循環經濟!循環經濟的概念出自「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理論體系,只是它更偏重在供應鏈和商業模式的設計上,藉由在供應鏈裡不停地循環能源與資源,形成封閉式系統,達成減量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