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會聽到有單位用遠低於行情的金額找工讀生「幫忙翻譯」產生糾紛,甚至很多人不覺得「翻譯」是一種專業。不過,一般人並沒有太多機會接觸到口譯員,到底要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專業的筆譯或口譯呢?這些翻譯人員真的不夠被重視嗎?
國內對譯者專業真的不夠重視?
台灣口筆譯員的工作環境其實相當艱困,除了翻譯工作僧多粥少,客戶對於譯者的專業程度不重視也是非常大的問題。柯乃瑜說,就算她已經算是很有經驗的口譯員,會跟她砍價的客戶仍超過七成,更不用說一些新進的翻譯工作者們會遇到多嚴峻的薪資條件了。更甚者,她也曾經遇過對口譯員完全不尊重的客戶,認為口譯只是講講話而已,連會議資料都不願意提供。
「我曾經碰過,客戶拿口譯員跟外國講師比較,認為口譯員的總費用,還含設備喔,不該超過外國講師來臺灣包含住宿的總費用,然後用這個理由在工作都結束後,才要求我要打折……」
類似令人憤怒的狀況發生過很多次,柯乃瑜說,平均每兩三年就會遇到一個讓她想轉行的客戶;不過當然也有很了解譯者辛苦的「天使客戶」,也有很多工作經驗讓她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她說,她多年來持續擔任政府單位一個動物保護相關研討會的口譯工作,看著每年台灣的動物保護和動物福利不斷進步,除了體會到基層對於議題的努力,自己也協助外國學者與台灣學者進行交流,對於能參與其中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我們不叫「翻譯」,正確的稱呼是「口筆譯員」
柯乃瑜說,雖然大家常常稱呼口譯員或筆譯員為「翻譯」,但「翻譯」應該是當動詞用,真正的職稱應該是口筆譯員。雖然譯者們也知道「翻譯」是在叫他們,但就像護理師常被叫做護士,他們已經無奈的習慣了。尊重口筆譯員的工作專業,正確認識他們的職稱也是很重要的。
也如同職稱,口譯和筆譯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把外語譯成自己的母語。柯乃瑜提到,台灣的譯者常常「一人當兩人用」,在自己擅長的外語跟母語間互譯。但其實國際上的慣例,譯者只會把外語譯回母語。
另外,口譯也可以分成逐步口譯和即席翻譯、隨行翻譯等,筆譯也有翻譯文件、書籍和字幕等差別。
口筆譯員的工作內容?
許多口譯員會選擇「靠行」,主要經過公司或翻譯社接案,再聯繫底下的譯者;筆譯則是個人接案比較多。而柯乃瑜雖然是自由譯者,也還是在許多公司建立的合作外包譯者名單中,公司會依照客戶需求,聯繫自由譯者協助。
通常口譯員不會只做口譯工作,因為口譯和筆譯都有淡旺季。例如下半年是研討會的旺季,口譯常常沒甚麼時間休息。而每年年初會有書展,筆譯們可能從年底開始就工作行程滿檔。
至於工作流程,以口譯為例,基本流程是:
簽約→做功課→實際上場→工作結束等薪水入帳。
因為口譯多以活動、研討會為主,接案就等於是買下譯者的時間,所以談妥工作時間、臨時取消的賠償等條款並簽約非常重要。接著在活動前確認相關資料、「做功課」(例如研討會的相關議程,先確認可能會出現的專有名詞等等),活動當天工作,工作結束後還要記得確認薪資進度。(許多公司或單位的費用不會當下直接給,延遲一週到兩個月入帳的都有)
如果翻譯的是小說,前面的合約程序都一樣。實際執行的狀況,柯乃瑜分享,她會先把書看過一遍,知道內容架構,也先對一些字或不懂的部分有初步印象。接著她會建立生詞表,統一名詞翻法、也附註一些相關網址方便自己查資料。
柯乃瑜說,她筆譯的速度較慢,所以安排自己每天翻譯3頁原文,晚上再預習一下隔天要翻譯的內容,稍微把要注意的地方標記。整本書翻完之後,會先重頭到尾修過中文內容,然後休息幾天,等到忘記原文的內容後,再重新順一次譯文。這個時候就可以找到很多被原文影響、語法翻譯很奇怪的譯文。等到稿子再次順過後,再連同稿件和自己的生詞表一起提供給編輯。
如何成為一名口筆譯者?
想成為口譯員幾乎都要經過專業訓練,但筆譯則有機會透過實際翻譯經驗的累積入行。
台灣因為只有兩所學校在大學部設有翻譯相關科系,「科班出身」的口、筆譯員多半是念完學士或研究所,畢業後再進入國內外的翻譯相關研究所進修,才開始譯者的工作。另外有些人則是因為本身的語言能力不錯、工作上或自身的興趣常做翻譯工作,才決定轉入這行;這些人想進入翻譯這行,也會到一些學校上短期的口筆譯課程。
另外,她也觀察到口譯者的特質,除了要細心、懂得隨機應變、臨場反應強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怕站在人群前面。因為口譯需要面對許多觀眾或聽眾,如果是生性害羞的人,想突破這關很有難度。
柯乃瑜也補充,譯者這一行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也許老師可以教你方法、前輩可以給你機會,但這完全是看能力的一行。客戶很可能從你每次的工作狀況或作品決定之後是否跟你繼續合作。因此,想成為譯者,必須認真處理每次機會。也許剛開始工作的前三年默默無名、稿費或口譯費也很低,但隨著口碑建立起來,也能成為案子多到接不完的厲害譯者。
責任編輯/郭丹穎
對職涯或未來出路有些疑問,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幫助你!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