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英文比日本人強,那又怎麼樣?】要出人頭地就要好好學英文?在日本可不一定,多益平均分數在亞洲吊車尾的日本,卻是全球前三大經濟體,原因就在文化自給自足,不需仰賴他人。反觀英語能力在亞洲排名前5的國家,至今仍在政經層面上深深依賴歐美宗主國,不學英語就難以翻身。
不會英文更幸福!多益高分國的共通悲傷
2010年,已開發國家日本的多益平均分數在亞洲30國中敬陪末座,排名第27,台灣排名第8。同份排名中,前5名都是曾被英語國殖民的國家: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這些國家的大學以英語授課,直到現今,在經濟、政治、文化上也深受舊宗主國的影響。
這些國家拼命學英文,是為了得以翻轉階級。印度給人英語強國的印象,實際上精通英語的印度人卻僅佔總人口的7%左右,其他多是無法受教育的弱勢階級。只有精通英語的人才能躋身菁英階級,不會英語等於是輸在起跑點上,生活要出頭,只能到英美留學甚至移民,或者在當地找來自歐美的外資企業。
反觀日本人,學了英文也不知何時用上,在動機上就有很大的差距。日本擁有完整的產業鏈,能確保國民的生活品質,不需為錢與家人分離出走海外,在國內就能享受幸福生活,或許不會英文,反而是幸福國家的象徵。即便真的得到海外工作,重要的也是專業、溝通技巧以及誠實認真等人格特質,日常會話只需中學程度的文法就夠,頂多專精背誦工作上的術語。
日本人不時興取洋名,山田太郎出了國頂多變成羅馬拼音的Yamada Tarou,行不改姓坐不改名。許多派駐海外的日本上班族,即便多益不到400分,也靠著認真明朗的態度順利打入職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
在日本,人生用得到英語的人不到10%
在台灣,想進外資企業英文程度得有兩把刷子,但在日本可不一定。知名經理人成毛真曾在日本微軟爬到董事,但他剛進公司時卻是個「菜英文」。他曾著書《9成日本人不需要英語》(日本人の9割に英語はいらない),自承在他剛進日本微軟時,英文講得不好,直到得去西雅圖出差才開始學。
成毛寫道,日本外資企業需要英語能力的,只有得跟本社高層直接溝通的高階管理階層,在所有員工中的佔比不過3%,部長等級以下普遍不諳英語,但只要工作能力強也能爬上去,甚至有人做到本部長。
對母公司而言,日本的分公司,主要是為了賣東西給日本人才設立,職員需要的不是英語能力,而是能讓商品在日本暢銷的才能。商業談判不容差池,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若真的需要使用英語,請專業的口譯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