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容觀點:眾聲喧嘩中,坐上那張椅子做自己的觀眾

2018-06-12 05:50

? 人氣

與其忙於算計,不如努力為自己發言,努力將之表達給世界。是不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今政府鼓勵創新創業,人人都是創業家,搏鬥過程中,更要學著為自己發言,讓自己被看見,爭取盡可能的資源。不為自己發聲聽起來很糟糕,落入沉默更是自我消音、自我放棄。

但是整天在意著別人,不斷擔憂自己的競爭力、害怕落伍,急著爭取別人注意力,會不會陷入像卡巴金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禪修指導師)在《正念的感官覺醒》當中說的:「四面八方而來的海量的電子郵件信箱傳真電腦頁面手機等等,這些讓我們根本就搞不清楚自己最重要想去的方向」;「我們想著要跟某些人、我們在意的人保持聯繫,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根本沒有跟自己接觸」?

內觀禪大師暨臨床心理學博士傑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這本書裡再三提到:「我們是在不請自來的記憶、計畫、期望、判斷和懊悔的連續水流中浮沉。」

我們努力讓世界聽見我們的聲音、向世界發聲。可是,我們真的知道我們在說什麼嗎?會不會我們所有的努力,其實就像老夫妻的《椅子》聚會一樣,不過是創造和展演了一場無盡的掙扎?

戲劇療癒團體照片。(許斌拍攝,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提供)
戲劇療癒團體照片。(許斌拍攝,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提供)

怎麼辦呢? 就運用正念(mindfulness),懷抱著接納的心情來觀照自己吧。第一個接納:自己此刻的話語從日後回顧時,可能既沒必要又很非理性,就像椅子裡面演說家的嗯嗯啊啊一樣。第二個接納:再怎麼沒必要和非理性,如果覺察之後,認為還是自己此刻想要說的,那就說和接納後果吧。第三個接納:如果什麼也不想說,那就接納此時此刻不想表達和現身的自己。第四個接納:如果覺得自己說的必定利人利己,那就不要依賴他人替自己代言,自己努力替自己訴說。第五個接納:自己以為利人利己的話語,日後回顧時,可能既沒必要又很非理性…….但是就接納,自己曾經用心做過努力。

回到當下的呼吸,自己做自己的觀眾,清明的,看著呼吸中的自己,吸氣,吐氣。

盡力而為或是一切無為的時候,遭受挫折或者非常得意的時候,就這麼做吧。

此外還可以做戲劇裡的角色扮演(role playing),試著自己演演看《椅子》戲中戲的觀眾,坐到椅子上。試試看你會對老夫妻倆說些什麼?還是你選擇站著說?或是當你身體行動的時候,你自然湧現出一些回應?你會從其中更明瞭你自己。這也是戲劇治療(drama therapy)的一種方法。

所以你會怎麼說和演這段戲?答案,我就留給各位自己去尋找了。劇本網路上都查得到,圖書館也有。唯獨書店賣完了,好可惜啊。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實在有它的道理。不管在那一個時空,都能夠超越客觀現實的外在表象,回應當代社會人們共同的議題,啟發更多的思考和行動,做出改變。這就是文學藝術帶給這個世界的貢獻,也是吸引眾多欣賞者、創作者不斷前仆後繼,投入其中的最大原因啊。

*作者為劇場編導和戲劇療癒師。現任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曾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藝術策劃總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