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西線無戰事》行動則由當時納粹黨宣傳總指揮、後來納粹德國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戈培爾(Paul Joseph Goebbels)策劃,他會在戲院門口指揮鬧場少年,警方也拿他們莫可奈何。被稱為「宣傳天才」的戈培爾在1924年加入納粹黨後,反猶太意識越來越強,他曾擔任報紙主筆,攻擊猶太出版者,接著創辦「攻擊日報」(Der Angriff),辱罵其他媒體、煽動民粹主義。
戈培爾善於演講寫作,在1930年的國會大選中,一肩扛起納粹黨宣傳戰總指揮大任。憑藉他的宣傳長才,納粹黨在當年選舉大勝,成為全國第二大黨,更在接下來的1932年7月的國會選舉中,一舉獲得230席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掌權,戈培爾成為希特勒的反猶太大將,在他上任兩個月後,便大舉在柏林幾個重要大學城進行焚書活動,焚毀佛洛伊德、馬克思等人的著作,《西線無戰事》也是他的眼中釘之一。此後他更推動抵制猶太商店、醫院、律師,修改《公職服務法》,規定只有亞利安人種可擔任公職,同時大舉掃蕩猶太人,漸漸演變成後來的猶太大屠殺。
納粹黨起初只是一個德國的小政黨。由於德國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威瑪共和政府無法負擔,加上經濟大蕭條,致使德國失業人口大幅增加,貨幣貶值及通貨膨脹嚴重,德國的社會動盪不安,大量失業人口衍生各種社會問題,德國內部譴責外國人與非民族主義者的聲音高張,極右翼納粹黨因而崛起。而近年來美國右派勢力銳不可擋,歐洲極右派也強勢崛起,成為全球不得不正視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