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月亮未必比較圓,但外國月亮的陰暗面往往更驚心動魄。
對麥克瑞、理查森、薩蘭姆、桑塔納與懷斯5人而言,撤消罪名只是「平冤」的起點。2002年之後,他們控告紐約市政府、紐約州政府,化身為刑事司法體系改革的倡議者,致力於終結他們曾經深受其害、幾乎斷送一生的「虛假認罪」(false confession)。
年紀最長(入獄時16歲)、被囚禁最久(13年8個月)的懷斯,境遇最悲慘,出獄也最晚(2002年8月)。懷斯被關在成人監獄,飽受其他囚犯欺凌,為了求生,他3度申請移監,但往往仍得靠單獨監禁才能勉強喘息。懷斯後來將政府的冤獄賠償金捐出19萬美元(新台幣),捐給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法學院的冤獄平反協會(Innocence Project)。
《別人眼中的我們》
今年適逢5人被定罪30周年,網飛(Netflix)推出的一部迷你影集(4集)又將5人推上風口浪尖。《別人眼中的我們》(When They See Us)呈現紐約警方與檢方如何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之下,儘管證據稀薄、程序扭曲,仍然設法讓5人「認罪」,讓他們從懵懂少年淪為冤獄囚犯。
對許多美國人而言,《別人眼中的我們》揭開美國社會一道其實從未癒合的傷口,讓他們重新檢視一段關於司法正義、種族歧視的過往。兩位30年前主導本案的女檢察官,也因此付出遲來的代價:投身學術界的黎德勒(Elizabeth Lederer)離開哥倫比亞法學院(Columbia Law School),改行寫犯罪小說的費爾斯坦(Linda Fairstein)遭出版社解約。
死囚瑞德的故事
另一方面,在任何一個人類社會,「平冤」恐怕永遠會是現在式。上個月20日,美國「死刑大州」德州原本要以毒劑注射(lethal injection)處決一名死囚瑞德(Rodney Reed),但上訴法院在前一周緊急喊停。瑞德被控在1996年強姦、殺害一名19歲女子史泰提斯(Stacey Stites),2年後被判處死刑。
但瑞德始終堅稱無辜,他與史泰提斯是男女關係。20多年下來,他的「罪證」也陸續出現許多疑點。行刑前一周,呼籲德州州長「針下留人」的網路請願者逼近300萬人,目前全案已送回下級法院更審。附帶一提,瑞德是黑人男性,史泰提斯是白人女性。
巴爾的摩中學三人組
另一樁案子,3位主角或許可以稱之為「巴爾的摩中學三人組」(The Baltimore High School Three)。史都華(Andrew Stewart)、契斯特納特(Alfred Chestnut)與華特金斯(Ransom Watkins)被指控在巴爾的摩的哈林公園中學(Harlem Park Junior High School)開槍殺害一名14歲男孩,儘管許多目擊者指證凶手另有其人,3人還是被判處無期徒刑。
上個月25日,3人終於獲得平反,巴爾的摩巡迴法院法官撤消他們的罪名,當庭向他們道歉,旁聽席掌聲如雷,家屬哭泣擁抱,3人隨後以「自由人」身分走出法院。
史都華、契斯特納特與華特金斯為這場冤獄坐牢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