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憂鬱症、癌症與愛滋病,是21世紀影響人類健康最嚴重的三大疾病,而台灣的憂鬱症人口,保守估計應該已經超過百萬人。
不過事實上,大部分的憂鬱症人口並未接受適當的治療,部分原因可能是民眾對於憂鬱症的警覺性不夠,放任其惡化、沒有治療,最終走上難以挽回的自殺一途,又或是因為憂鬱症長久以來的汙名化,加上民眾對於憂鬱症用藥的種種迷思(吃了也沒效、怕吃了會有依賴性等等),導致病情持續加劇。
有人說,憂鬱症就像心靈的重感冒,這句話說的沒錯,因為感冒了有感冒藥可以吃,而憂鬱症也有抗憂鬱的藥可以吃。
只是談到吃藥,憂鬱症的人常常會遇到一些用藥問題:
1、憂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憂鬱症的治療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兩者的合併治療,被診斷為憂鬱症之後,醫師會考慮病況不同決定最適合的療法,輕、中度的憂鬱症,可選擇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而重度的憂鬱症就必須採藥物治療,並視病情合併心理治療。
2、會不會有副作用?
醫師在開立抗憂鬱藥的時候,為了避免副作用產生,會先從最低的有效劑量開始用起,之後再根據病人的反應和副作用來調整。
抗憂鬱藥常見的副作用有:噁心想吐、食慾改變、體重改變、失眠/嗜睡等等,如果覺得副作用太強,可以回診跟醫師討論是否要調整劑量或改用別的抗憂鬱藥。
3、吃多久才會有效?
一般來說,抗憂鬱藥作用較慢,需要三、四個禮拜才會逐漸發揮藥效,按指示服藥至少八周才會達到最好的療效。
此外,建議配合醫師、藥師持續用藥至少六個月以上,確保達到良好的藥物控制,「請勿任意停藥或減藥」,以免憂鬱症再度復發。
4、吃了會不會上癮?
抗憂鬱藥並不像安眠藥一樣,不會產生耐受性(劑量越吃越重)或成癮性(不吃就不舒服),但如果沒有正確的使用抗憂鬱藥(例如:自行停藥或減藥),導致療效不佳而復發憂鬱症,則有可能一直在服藥與復發之間不斷輪迴。
5、覺得吃了沒效?
如同前面所講的,往往覺得抗憂鬱藥沒效,可能是沒有正確的使用抗憂鬱藥(劑量吃的不足或太早停藥),以下就是一些錯誤的用藥方式:
●心情不好才吃
●挑藥吃(有些藥吃過有不舒服的經驗,所以醫師開了也不吃)
●覺得今天症狀比較好,就把藥量減半吃
●感到吃了沒效而太早停藥(可能藥效還沒完全發揮)
●稍微好轉就停藥而導致復發
●自行停用抗憂鬱藥
生病了就該去看醫生,如果您也接受/認同憂鬱症是個疾病,就不該忽略這個問題,應諮詢合格的專科醫師,配合醫師的治療,正確使用抗憂鬱藥物,使病情受到良好的控制,就不必辛苦的獨自面對所有的壓力與煩惱囉!
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