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國際板債券-一個自欺欺人的金融政策

2017-07-10 08:00

? 人氣

「從2014下半年到2017年六月底,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裏,國際板債券市場一共有超過400檔債券掛牌,總發行量超過美金1,000億元。也就是說,在過去三年中,有超過新台幣3兆的資金被轉換為美金為主的外幣,流入外國發行機構的手中。」(圖/geralt@pixabay)

「從2014下半年到2017年六月底,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裏,國際板債券市場一共有超過400檔債券掛牌,總發行量超過美金1,000億元。也就是說,在過去三年中,有超過新台幣3兆的資金被轉換為美金為主的外幣,流入外國發行機構的手中。」(圖/geralt@pixabay)

金管會在2006年開啟了外國企業來台灣掛牌發行外幣計價債券的市場,這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國際版債券」市場。從2006到2014上半年將近8年的時間裏,國際版債券一共只發行了15檔債券,總發行金額約美金30億元,然而從2014下半年到2017年六月底,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裏,國際版債券市場一共有超過400檔債券掛牌,總發行量超過美金1,000億元,也就是說,在過去三年中,有超過新台幣3兆的資金被轉換為美金為主的外幣,流入外國發行機構的手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一夕之間台灣市場可以吸引到這麼多外國大型企業來台灣發債?又哪裏忽然跑出這麼多的投資人願意捧著大筆鈔票搶購?這真的是「台灣的驕傲」嗎?真的是如主管機關所聲稱的「國際化」市場嗎?答案是:都不是!既不是台灣的資本市場已經國際化,更不是一件值得我們驕傲的事!殘酷的真相是,外國企業爭相來台發行債券是因為發行成本較國際市場低,而投資人卻清一色都是台灣的金融機構(幾乎以保險業為主),完全沒有外國投資人,更可笑的是,台灣的保險業會「心甘情願」地讓外國發行人「佔便宜」,竟然是因為金管會在2014年一項「自欺欺人」的政策,而這個政策也造成了台灣的保險業新台幣1,500億到3,000億的潛在損失!

未能擋住前瞻條例,國民黨團6日舉行記者會說明,圖為立委曾銘宗。(方炳超攝).jpg
金管會於2014年5月開放保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免計入國外投資上限,從此,國際板債券就蓬勃發展至今。圖為2014年時任金管會主委的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資料照,方炳超攝)

時序回到2014年,當時的金管會與央行正在為抑制台灣飆漲的房地產煩惱,保險業的資金也因為保險局對於不動產投報率的門檻提高而無處消化,保險業為了彌補保單所造成「負利差」的風險急需尋覓新的投資標的,雖然金管會已經在2007年將保險業海外投資上限從保險業資金的35%調高到45%,但是這新增的額度早已不敷使用。在各方壓力以及考量之下,金管會於2014年5月開放保險業投資國際版債券免計入國外投資上限,從此,國際版債券就蓬勃發展至今,而且金管會的長官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將此視為政府的一大「政績」!今天,筆者就要從「發行面」及「投資面」來一一戳破這種近似「飲鴆止渴」、「自欺欺人」的政策。

發行面

今日國際的債券市場是成熟且透明的,只要是適格的發行人都可以在合理的時間內,以合理的價格從國際資本市場募得資金。因此,若是沒有足夠的誘因,這些國際的大型企業/機構,為何要千里迢迢來台灣掛牌發行債券?我們檢視過去這四年所有發行的國際版債券,就可以發現以下幾個特點:

(1)超過90%的發行量是以美金計價

(2)超過80%的債券發行天期是30年

(3)將近80%的債券發行是可提前贖回(”Callable”)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