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謀我之心未曾稍減」、「一國兩制是中國對台基本方針」,幾十年來這兩個事實都沒有改變過,對岸基於這些方針對台進行的統戰攻略也是常態。那麼台灣該怎麼因應?
立法院為了前瞻預算展開的水球大戰中,因為一位赴中國大陸念書的台籍實習記者加入混戰,而出現移轉焦點的意外效果。這個年輕男子拿的對岸獎學金是以認同一個中國為前提,而且他參與實習的媒體也長期旗幟鮮明「唱紅打綠」。
真的,「中共謀我之心未曾稍減」
而「滅香」爭議也傳出陰謀論,稱有關政府想利用《宗教團體法》修法對付宮廟,甚至因應新退休金制度,退休教師出國需報備等說法,最先都是來自網路簡體字寫的訊息。這暗示著這些鼓譟人心訊息也是「阿共仔」居心叵測散播的。
民進黨人大力傳播這兩則訊息,應該是想提醒民眾,許多反政府言行背後可能有更複雜的動機、甚至是跨海峽陰謀。其實這些消息都不令人意外,即使綠營指涉的陰謀為真,也毋需大驚小怪。
從幾十年前至今,「中共謀我之心未曾稍減」一直是台灣政府不分藍綠的宣傳口號;而且這句話也一直是事實。對岸從中央到地方配置那麼多人力物資在統戰、對台、國安等部門,還致力發展網路戰爭,難道只是裝門面?在這些相關部門工作的眾多官員不會想拚業績、爭取被拔擢?難道中國政府給台灣學生獎學金是想鼓勵他們搞台獨?
請認清楚一點:「中共謀我之心未曾稍減」、「一國兩制是中國對台基本方針」,從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這兩個事實都沒有改變過,對岸基於這些方針對台進行的統戰、攻略也都是常態。這也應該是做為台灣公民的基本常識。
當開放社會遇上威權國家
不過,台灣公民也必須有另外一個基本常識:台灣是個民主開放社會,而這正是台灣公民認同這個國家的核心因素。中國有長城防火牆,但台灣不能有;中國可以一聲令下限制人民到台灣求學、旅遊,但台灣不可以;中國官媒可以統一口徑,不准用「台灣政府」,不能在「九二共識」後加「一中各表」,但台灣政府無力也不能去限制眾聲喧譁的媒體該怎麼稱呼對岸政府。
所以,請再認清一個事實,兩岸關係是一個民主開放社會與一個威權國家中心社會的互動。而台灣不可能去改變、放棄對民主開放社會基本原則的堅持。台灣政府所有的政策也要符合這些基本原則。
台灣從政府到民間不是才義正辭嚴批判中國政府對劉曉波不仁道的待遇?不是很同情北京對香港一步步限縮民主與自主權利嗎?而且北京藉由限縮香港司法自主性來壓迫香港自由民主的做法,不也讓台灣人警惕、更要堅守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