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年改應該是全球有史以來推動速度最快的年改案,從透露要啟動到結束,只有短短1-2個月而已,但不是成功退場,而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曾經承擔各種壓力推動軍公教年改的蔡政府,這次對勞保年改為何快速「縮頭」?
7月下旬勞動部長許銘春說出「勞保不會倒」、政府撥補金額計劃提高的同時,也釋出年底提出勞保年改方案的訊息。雖然沒有人會明言,但所謂的「年改」(年金改革),古今中外絕無例外的是:一定砍給付、增保費;不會有年改是增加給付、降低保費─這種好康的事直接宣布即可,不必任何暖身、抗辯、規劃。
在官方等於宣布年底就要提出勞保年改方案後,學者根據基金財務情況合計給付額要減少25-33%(即4分之1到3分之1),與此同時費率也必須調高。這種可能的改革方向,一舉惹怒上千萬的老中青勞工;年輕勞工氣憤費率調高,他們要繳交更多保費,未來也不知道能否領到年金;已領取年金與即將退休中高齡勞工,則既憤怒又擔憂,因為年金要被砍3成左右,生活一定受影響。
蔡政府反應非常快,馬上止血不讓此議題發酵:行政院長蘇貞昌固然強調「政府最終給付的責任與角色」,勞動部也從原先重點擺在「財務有問題,必須改革」,180度轉向強調政府的給付責任、不會讓勞保倒,而且宣布「考量近期社會對勞保年金改革意見分岐,差異過大,原訂最快年底前提出改革方向規劃暫緩,目前無任何具體期程。」
對政客的政治話術稍有了解者都知道,所謂「規劃暫緩,目前無任何具體期程」,其實就是原則上不會再推動的含蓄、委婉說法;或至少是「可見的未來」不會重啟討論。為何不挑明直接說「不改了」?畢竟,大家都知道,勞保基金預估2026年會破產,政府大刺刺說「不改了」,也不好看。
這次蔡政府在勞保年改上快速退縮的原因,應該包括政治面、基本面、政治面與技術面問題。政治面上,現在勞保投保人數就超過千萬人,領取勞保年金者133萬人,是全台最大的族群,而且支持綠營的比重高,這與軍公教年改時,其人數既少又多支持藍營為主,因此蔡政府可直接輾壓過去推年改不同。
基本面上,勞保年金能往下砍的幅度其實有限,因為原本給付就不高,平均每個領年金者每個月領1.7萬元多,即使加上今年開始可領取的勞退新制年金的2千元,還是不到2萬元。如果以月領2萬元計,還低於台北市中低收入戶標準,實在談不上豐厚;一旦年改要砍25-33%的話,等於改革後平均只能領15000,甚至13200元,勞工大概會為這個低於基本生活費的年金而抓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