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宇宙奧祕「重力波」觀測三傑獲殊榮

2017-10-03 18:00

? 人氣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國學者韋斯 (Rainer Weiss)、美國學者巴瑞許(Barry C. Barish)、美國學者索恩(Kip S. Thorne)(諾獎委員會)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國學者韋斯 (Rainer Weiss)、美國學者巴瑞許(Barry C. Barish)、美國學者索恩(Kip S. Thorne)(諾獎委員會)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由德國學者韋斯 (Rainer Weiss)、美國學者巴瑞許(Barry C. Barish)、美國學者索恩(Kip S. Thorne)共享殊榮,得獎理由是「對於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以及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觀測做出決定性的貢獻」(for decis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LIGO detector and the observa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韋斯將得到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300萬元)獎金的一半,另一半由巴瑞許與索恩均分。

瑞典皇家科學院(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指出,早在100年前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就以理論預言自然界有所謂的「重力波」,但是人類始終與它緣慳一面。一直到2015年9月14日,拜13億光年外兩個黑洞(black hole)相互撞擊之賜,世人終於首度觀測到並證實重力波的存在,立下大功的正是位於美國的「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而今年的3位得主對此都做出重大貢獻。

延伸閱讀:物理學與天文學追尋百年的聖盃──重力波Q&A

簡而言之,重力波是一種「時空曲率的漣漪」(ripples in the curvature of spacetime),以波的形式從源頭向外以光速傳播,並以重力輻射的形式傳遞能量。物體質量越大,重力波的效應越顯著,越容易被探測到。

經過浩瀚宇宙傳到地球的重力波訊號已經極度微弱,但仍然為天體物理學帶來革命性的進展。對於黑洞撞擊這類宇宙中最激烈、最壯觀的事件,重力波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觀測方式,並且將持續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疆。

LIGO是一個大型的跨國合作研究計畫,匯集來自20多個國家的1000多位研究人員。今年3位得主韋斯、巴瑞許與索恩高瞻遠矚,並以其熱情和決心全力推動LIGO計畫完成,並且在2015年觀測到重力波,讓40年的努力沒有白費,3位科學家的貢獻難以衡量。

1970年代中期,韋斯針對天文觀測時會造成干擾的背景雜訊,分析其可能的來源,並開始設計一種能夠克服這些雜訊的觀測用雷射干涉儀(laser-based interferometer)。他與索恩從一開始就深信,重力波是可以觀測到的,而且將使我們對宇宙的理解突飛猛進。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名美國學者因首度觀測到「重力波」獲獎。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名美國學者因首度觀測到「重力波」獲獎。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名美國學者因首度觀測到「重力波」獲獎。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名美國學者因首度觀測到「重力波」獲獎。

就如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的描述,重力波以光速傳播,充塞宇宙。從原地旋轉的滑冰選手到相互繞行的黑洞,任何加速中的質量都會產生重力波。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