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季專文:向前看,向後望—余光中先生的三幅畫像

2017-12-29 05:50

? 人氣

----遺憾的是,得來不易的鳳仙裝,並沒祝福蔣家語的婚姻;離婚後也常被流言所困,2008年3月因鼻咽癌離世,比她的老師早了幾千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北—時報文學獎「半個耳朵的距離」

第三幅畫像,是他從香港返台後參與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評審。2005年9月,我在《行走的樹》第一章〈搖獎機.賽馬.天才夢—九月,以及它的文學獎故事〉寫過此事,似無需重寫,謹錄舊文於後供讀者參考。

---1980年我轉到《中國時報》服務,從第三屆開始參與時報文獎作業,其中一屆散文獎也差點首獎從缺,幸而被余光中的一句話扭轉了結果。余教授是文藝界名嘴,說話不疾不徐,條理清晰而幽默;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常為時報文學獎擔任新詩與散文決審。有一年評散文,最後一輪圈選,出現兩篇兩票的局面,其中一位評委認為兩篇成績都不夠突出,建議同列甄選獎,首獎從缺。他一說完,只見余教授微微一笑,不慌不忙說道,他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時,偶而看電視轉播賽馬,常常看到兩隻馬明明同時抵達終點,但裁判宣布結果時,必然有一隻是冠軍,另一隻是亞軍。說到這裡,余教授停頓一下,大家不解的望著他,只見他摸著耳朵說道:「原來其間的差距只有半個耳朵的距離。」一句話畫龍點晴,重新投票時,首獎順利產生。

(歷屆時報文學獎評審無數,「只有半個耳朵的距離」是我認為最微妙的評審語言。我自此深記,並且深思其意。在我們的生命裡,如果你能躲過「只有半個耳朵的距離」,也許就能僥倖逃過一劫。… )---

高雄 —〈蓋棺不論定〉,餘音未息

余光中是多面向的創作者與評論者,對中外文學流變與作家成就知之甚詳,1968年春(40歲)即發表〈蓋棺不論定〉,細數各國各代之名家,生前死後的聲望起落;從李、杜、白居易到胡適、徐志摩,從莎士比亞到龐德,洋洋灑灑論證,且摘其中幾句與讀者重讀。

---一位作家的價值,很難獲得定評,生前如此,身後亦然。生前,他容易招人曲解,致天下之惡皆歸之;身後,他既已成為偶像,人們對他的溢美,也每每鄰於迷信。相反地,生前享盡聲譽,死後光芒畢歛或惡名橫加的例子。(註:此句未完,似校對遺漏 。)而無論是低估(underestimate)或者過譽(overestimate),都不是一位作家應得的報酬,也會導致文學史的混亂。---

---古人棺木已朽,議論尚猶未定。今人墳土未乾,評價自然更難一致。---

同年秋天出版《望鄉的牧神》,其後記最後兩句也值得再讀:

---一個人如果靈魂是清白的,他衣服上偶然沾來的幾個斑點,終會在時間之流中滌去。

我甚至懶得伸手去拂拭。有誰,是穿著衣服走進歷史的呢?---

這些五十年前的文句,預言了其後至今的傲骨與辯證。

餘音未息,而腳步已遠。

向前看,向後望,歷史那樣走來,也將這樣走去。

謹此,送別余老師。

*作者為知名作家。本文分別發表於大陸南方都市報「大家」副刊、香港明報「世紀」副刊、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及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星雲」副刊。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