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在大雪紛飛的瑞士達沃斯開幕,今年不再有高舉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是由其經濟謀士,擔任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劉鶴領軍。因此,大會的焦點轉而聚焦在擔綱閉幕演說、倡議「美國優先」的川普身上,不改商人性格的川普,果不其然扮演了美國最出色的推銷員,但相對於去年習近平的演說奪得滿堂彩,做為WEF首度到訪的美國現任總統,川普賣力的演出,卻無法激起現場人士的共鳴。
川普通篇演說只有一個主軸:當美國成長,世界就會跟著成長,因此世界各國要「禮讓」美國的復興。這樣的呼籲完全無視於美國是當今唯一霸權的現實,美國霸權的不穩定,自川普就職以來已引起普遍性的焦慮,川普團隊要恢復美國光榮的可行之道,應該要將維護世界經濟秩序的責任,擺放在美國的國家利益之前。
在國際政治經濟學上,「霸權穩定論」是新自由主義者普遍接受的理論。霸權穩定論的基本內涵觀點是,相對於兩極以及多極的世界秩序,存在一個主導性的強權更能帶來國際關係的穩定以及經濟的繁榮。這樣的一種看法,事實上是建立在幾個重要的假設基礎上:首先,這樣的一種經濟繁榮是搭構在開放的自由貿易上,它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其次,作為霸權的國家,必須有能力也有意願提供國際穩定的「公共財」;第三,霸權國家必須要保證,這樣的體系會為大多數的國家帶來利益,而這樣的利益是一種「絕對利益」(absolute gain)而不是「相對利益」(relative gain)。從這幾個標準來看,川普政府以振興國內經濟為最優先的經貿政策,顯然並不符合霸權穩定論的要求,無怪乎全球經濟自由主義者會瀰漫著焦慮與不安。
「霸權穩定」是一個歷史發展經驗的總結。十九世紀的「英國和平」以及1970年代「尼克森震盪」以前的美國,就是最重要的兩個實例。霸權穩定論認為,民族主義式的保護主義是對國際經濟發展最大的阻礙,撤除各種關稅與非關稅的壁壘,以及各項「以鄰為壑」的經貿政策,才能達到共同繁榮。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所搭建,以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前身為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三大支柱所構築的「布列頓森林體系」,就是這項原則的落實,最大的受益者無疑就是美國,美國人因此享受了世界最高的物質生活水準。然而,精於算計的川普總統,放大了自由貿易體制下的競爭風險,採取鋸箭療傷式的短期經濟刺激政策,退出有可能讓美國再顯風華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惟川普會上表示會「有條件的」考慮回到TPP架構,但卻沒有進一步具體的做法)談判,全然無視於應致力於提升本身的競爭優勢,霸權國家自我放棄自由經濟的領導地位,是十九世紀以來首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