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選凝(專欄作家、電影評論人)
台劇《俗女養成記》裡的陳嘉玲和陸劇《三十而已》裡的王漫妮,一個四十,一個三十;一個吃台南米長大,一個來自中國江南小鎮。兩人年齡背景迥異,人生困境卻基本一致,也曾做出過一模一樣的決定:四十歲的陳嘉玲從台北回到台南,三十歲的王漫妮從上海回到小鎮。
兩人返鄉都出於無奈,在大城市謀生謀愛多年卻不成功,久了難免自我懷疑:接下來的人生出路在哪?該選哪裡棲身立命?差別在於,返鄉的陳嘉玲不但決定留下,還把台南人生下半場一路開展出第二季;而返鄉的王漫妮在小橋流水的家鄉生活裡忍了五集就實在撐不下去,重回上海。
相同困境裡的不同選擇,其實鑲嵌在兩岸各自的社會脈絡裡。留在家鄉的陳嘉玲,再度離開家鄉的王漫妮,如果她們相遇,會怎樣看待對方的選擇?螢幕外追看她們人生悲喜的觀眾,最終則透過她們,看到自己。
歸鄉道路的兩岸版本:此鄉非彼鄉
兩年前《俗女養成記》第一季爆紅,在對岸同樣好評如潮。大陸觀眾心有戚戚,是因為從陳嘉玲身上,他們辨認出了那個與家鄉的連結氣若游絲但在大城市又進退維谷的自己。這套台劇看上去和「逃離北上廣」一度風靡的中國社會氛圍相當契合,可事實上,多數對岸的「俗女」粉絲恐怕都表錯了情。陳嘉玲的「返鄉」和王漫妮的「返鄉」根本不是一回事。
為什麼王漫妮寧肯回去繼續做「滬漂」也不願在小鎮安居樂業?因為此鄉並非彼鄉,她面對的家鄉,和陳嘉玲不一樣。
陳嘉玲回到台南,是獲得了更多自由,不用再活在台北人衡量成功與看待「剩女」的價值標準裡,人生重頭來過,買房還貸換工作,生活有了更多舒展自我的餘裕。但王漫妮回到小鎮,是喪失自由被套進層層束縛;辦公室裡所有同事都沾親帶故,相對對象所習慣的熟人社會利益交換法則,她完全不認同。在上海雖然一無所有,但至少她有自由,回了家反而要被迫學習適應各種條條框框規則秩序,她不願作繭自縛,只能原路逃回去——逃離北上廣,卻又因為與家鄉格格不入,再被迫逃回去,這才是多數中國小鎮青年的宿命。
王漫妮返鄉失敗而陳嘉玲返鄉成功,有兩個重要的兩岸社會差異。
首先是社會結構的差異:兩岸巨大的體量差異下,城鄉結構也很不同。陳嘉玲回鄉,是回到了一個氏族形態的「小家族」裡。她的台南老家,接近於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描述的那種「無為而治」、「關門自給」的鄉土——這種鄉土社會裡的權力結構,幾乎沒有政治介入的餘地;在一套傳統的辦法下,生活就能順利運轉,文化也很穩定。所以《俗女養成記》第一季裡,我們看到台南的本土小家庭並不關心蔣經國去世那種「國家大事」,一家人照常看「豬哥亮」樂不可支,解嚴前「國大於家」的官方政宣改變不了「小家族」的內部文化。而恰恰是這個「小家」,接住了在台北生活得並不如意的陳嘉玲。所以陳嘉玲的「回鄉」,其實是回歸了傳統的「鄉土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