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新北市發生社工在處理緊急安置事件時遭受暴力攻擊,導致牙齒斷裂及身體多處挫傷,家屬甚至在離去之前還出言恐嚇社工人員。2016年在屏東縣,也曾經發生一名男子每天不斷打電話騷擾,並且動輒以言語辱罵、恐嚇,甚至大聲咆哮社工人員,最後甚至以預藏的菜刀,攻擊與其洽談的社工督導。2014年在高雄市,也曾經發生有男子認為其申請補助被刁難,竟持著預藏的鐮刀,砍殺女社工人員5刀,刀刀見骨致其重傷,最後被最高法院依殺人未遂罪判刑7年確定。類似的暴力攻擊事件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甚至有越來越多的傾向(以新北市為例,2016年時有896名社工遭受人身安全威脅,2017年則增加為1,222人次,幅度超過35%),顯示保護弱勢的社工人員早已成為被攻擊的高風險對象,更需要公權力的保護。
第一線的社工人員,多年來均呈現「高工時、高案量、高流動率」的「三高」現象,而且隨著業務範圍不斷擴大,舉凡老人福利(參見「老人福利法」第43條)、兒少保護(參見「家事事件法」第11條、第195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3條、第54條、第61條)、家庭暴力(參見「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3條、第36-1條)、身心障礙(參見「身心障礙者權利保護法」第76條、第84條)、社會救助(參見「社會救助法」第9-1條),乃至於性侵害案件(參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6條、第8條、第15條),都需要社工人員的通報、參與、關懷和協助,但是在服務範圍擴大的同時,社工人力卻始終處於不足的狀態,而沒有適時的足額增加。
根據社會工作師全國聯合會估計,我國每年雖然可以訓練約3,000名的社工人員,但每年也有約2,000名的社工人員,因為無法長期承受工作壓力而離職。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在105年1月「2025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中亦表示,社工相關科系畢業生投入社福領域工作的比率偏低,現職人員流動率卻偏高,導致實務經驗未能傳承,亟待全面檢討社工專業人員教、考、訓、用制度,建立社工人員專職久任的工作環境,而且還要再等約7年左右,亦即在2025年之前,才能完全充實人力,達到社工應納編員額的100%。
除了「三高」之外,在處理有關「家庭暴力」、「強制安置」和「親權事件」時,服務對象往往會對社工人員懷有敵意,只要在處理過程中稍有不慎,即會立即引發對立和激烈衝突。以本次發生在新北市的事件為例,所涉及的正是兒童保護事件的緊急安置。根據台北市社工師公會的調查,社工人員於工作期間,高達半數以上曾經遭受言語威脅,14%曾經同時遭受言語和肢體威脅,而一年間遭受威脅的次數,最大值為30次至50次,有的社工人員甚至已經多到算不清楚自己曾經被威脅過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