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美國商會的溫情與耳光

2018-06-08 07:30

? 人氣

去年10月時,在無颱風的情況下,只因為海象因素導致LNG船無法入港,大潭電廠5、6號機都為此降載到25%左右;之後十二月七日,台電董事長楊偉甫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也承認,因為LNG是船運,只要海象不佳船隻就無法靠岸,供電安全就可能受影響。當天然氣發電比例提高到5成時,風險是提高還是降低,是穩健作法還是躁進行為,答案應該很清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即使撇開國家安全這頂大帽子的考量,擺在眼前的現實狀況就是:缺電危機出現;政府說明年可把備用容量率拉高到15%。但卻不明說這是因為有新的火電機組加入,也就是說空污惡化、排放增加大概難避免;此外,政府也不明說的是,因為綠電增加而提高的備用容量率,考量到其實際發電量與發電容量的差距,這個15%的備用容量率與10年前的15%,是有著不同的內涵,其「供電安全度」遠不是數據上看的這麼安全─例如綠電大國德國的備用容量率就必須拉高到超過100%。

其實,不論政府如何辯駁、如何開支票,對企業與民眾而言,最實際也是唯一的期望,就是供電穩定、電價不漲,外加空氣清新─或至少不要再惡化了。至於用不用核電、何時廢核,反而在其次了。但以現況而言,顯然是未作到;未來也不樂觀,畢竟,蔡政府為能源政策開出的芭樂票已多到難計了,面對此起彼落的跳電事件,政府咬牙說供電充裕、跳電與缺電無關,民眾也只有認命承受,美國商會的質疑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蔡政府大概還是難聽入耳。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