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連「擁抱」都沒有的年代為什麼值得懷念?

2018-07-24 05:50

? 人氣

電影芳華劇照。

電影芳華劇照。

《芳華》用柔情的控訴,揭露極端主義受害者的悲慘命運,讓人警惕、反省特殊時期的集體罪惡和民間人性之惡,但它無法解答,究竟是受「文革」影響,才造成大陸社會時常出現「民間文革」的復辟現象?還是在中國文化的底蘊裡,早就埋藏了類「文革」的文化基因,時機一到就會死灰復燃?

馮小剛上一部電影《芳華》,你有看了嗎?這部2017年12月於大陸上映電影,最終得到14億多人民幣票房,並沒有引進台灣。問過一位台灣愛奇藝的高級主管,她說也不知道何時會取得播放版權,不過YouTube上早就有好幾個高清版,可以讓人先睹為快。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這炎熱難耐的夏日裡,對現實感到厭煩、焦躁和有點惡心的時候,其實可以「裝文藝」一下,窺視、探討電影中所揭露的人性,以及特殊時代的社會意識和場景,反倒是一種放鬆與自省。

對《芳華》這部電影,已有不少評論和解讀。影片再現文革後期大陸軍隊文工團生活,融入不少深具樣板戲色彩的舞蹈場面,有人把它歸類為歌舞文藝片。此片的原作和編劇嚴歌苓,和導演馮小剛都曾有過文工團的生涯經驗,因此也有人認為此片,是部追憶逝去青春歲月的「懷舊」片。

當然,也可以把整部電影歸納成一個反思的主軸和疑問:連「擁抱」都沒有的年代,為什麼值得懷念?(以下有雷)

在1970年代中期,中國西南某軍隊的文工團裡,劉峰是個百搭型的陽光好人。他盡各種可能去幫助別人,對公共勞(事)務熱心不落人後。食堂吃餃子,他專門吃皮破的,把完整的留給別人。部隊養的豬跑了,馬上請他去追逃。戰友結婚,他義務幫忙做沙發。

「誰也沒有設想過,如果我們這支隊伍沒有劉峰,會是什麼樣子?他為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都習以為常。」他的一位戰友,電影中敘事者這麼說。

部隊的上級給劉峰一個去軍校進修,然後晉升的機會,但他再一次作「好人」,堅決把機會讓給別人。不過這次並非全然出於無私,而是因為他早已無可自拔地暗戀著女戰友林丁丁,他不想為了深造而與她分開。

在一次單獨相處時機,劉峰向林丁丁做了大膽告白,然後情不自禁地擁抱了她,結果不幸被人撞見了。林丁丁羞愧難當,她認為別人抱她還情有可原,但像劉峰這樣的一個「好人」、一個「活雷鋒」,怎麼可以「耍流氓」?

「文化大革命」是一場以「文化」為名的極端主義政治動員運動,革文化之命,革人性之命。好人與英雄,敵人與叛徒,愛與恨的內涵和標準都被重新定義(類似愛台與賣台之說)。當極端主義盛行時,常會伴隨著「新價值體系」的重塑再造,以及道德審判。

文革的價值氛圍中,作為「好人」,劉峰被剝奪愛與擁抱的權利。因為一個「擁抱」,他不僅被指控為不道德、下流,而且也受到官方的懲處,終結了令人羨慕和光彩的文工團生活,被下放到作戰部隊。他的戰友們,除了女主角何小萍發出微弱的不滿和同情外,其他人則表達一致性的冷漠或自保。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韋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